嘉靖帝原本以为皇儿“跑稀”也就是凉了肚子导致,现在太医诊断后却说是无法判断出病因,嘉靖帝也就不得不重视起来。
“快,再传太医院太医。”一个太医不行就再传一个,皇宫里太医院的太医可不是这几个人。
嘉靖帝没有下旨让这个太医离去,他也就只好乖乖地退后站到一边去。
这一次是嘉靖帝下旨传太医,也就没有让阎贵妃等得太久,也就是一杯茶的时间第二批太医就来了,而且一来还是来了两名太医。
这两个太医慌忙地给嘉靖帝和阎贵妃请安问好后就急急忙忙地开始诊断。一番望、问、切脉后,这两个太医也是一肚子的疑惑,各自在心里问着自己“如此简单的病情却诊断不出来,这中间有什么猫狸?”
第二批来的两个太医在心中犯嘀咕的同时,也看向那站在一旁的第一个来的太医,眼神中包含着询问。
第一个来的太医,也是知道这后来的二人看向自己的眼神的意思,可是他也是有苦说不出,只能是选择了无视和回避。
“可是有什么问题?”嘉靖帝很是谨慎地问道。
这不能怪嘉靖帝多心。第一个来的太医称自己医术有限而诊断不出,这第二批而且还是两个太医,如此这般的交头接耳半天也不能说出病因,这不能不使嘉靖帝的疑心加重。
“这个,这个,皇上,皇子的病症从其表面看象是湿气浸入肠胃而致,可,可,……”其中的一个太医可是了半天也没有把下文说出来。
“可是什么?湿气浸入肠胃?这怎么可能?”嘉靖帝还没有说话,阎贵妃就抢着叫嚣道。
阎贵妃对这第二批太医给出的诊断结论是一百个不相信,但她一时也想不出反驳的办法,只能是对着太医发怒。
站在一旁的嘉靖帝到是显得冷静得多,他看看王玉梅抱着的朱载基,又看看那第二批来的两个太监,他忽然发现那站在后面额头上冒着虚汗的第一个传来的太医,“你可是连湿气浸了肠胃都不会诊治?”
那第一个被传来诊治的太医听到第二批来的太医把朱载基凉了肚子的病情说出来后,本来就吓得要死,现在再经嘉靖帝这么的一催问,吓得是浑身哆嗦,一下子跪了下去,而且还急忙辩解道:“皇上,微臣虽医术有限,但湿气浸入肠胃而引起拉稀的病还是能诊断出来的。”
嘉靖帝对这第一个来的太医的辩解还是相信的,否则这个太医也不可能经过层层筛选进得太医院。这太医院是什么地方?是专为皇室服务,有时一些大臣或其家人病了也是由太医院的太医诊治,那选拔太医的医官也是绝不敢徇私枉法的。
嘉靖帝想明白这些后又把目光看向那后来来的两个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