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得到CV邀请,参与到C晚节目之中,对于腾龙音乐而言绝对是一个契机,朱闻天自然不会与这样的机会擦肩而过。
此前朱闻天回到现实世界,收拢经典老歌的时候就发现了,1984实际上可以作为华夏音乐、影音娱乐开创性的元年,涌现了太多创造性的歌曲和影视。
同样的,1984也是西方音乐和影视非常辉煌的一年,有几张英文唱片的售出数量都在百万级,其中有的更是能够累计到千万级。
所以朱闻天对腾龙音乐和腾龙影视的发展战略也必须得有所调整,仅仅指望他拷贝过来几盘磁带专辑还是不够的,就算是暂时能够维持,辉煌也不会长久。
腾龙音乐本来就是1983很偶然的一个收获,而腾龙影视甚至来得更为奇葩一些,不过既然建立了,并且都在两地注册了公司,那就得切实考虑其发展的问题。
当前腾龙音乐通过已经发行的三盘磁带专辑,取得了不小的先发优势,要不然也获取不到C晚的邀请,可以说是将音乐元年的时间提前了一段都无可厚非。
不过腾龙音乐的缺点也很明显,暂时还没有一支专业的队伍,甚至主要使用的乐队都是大学生乐队来凑数的,这必将影响腾龙音乐的原创以及长久的生命力。
由此腾龙音乐必须尽快组建自己专业的人员队伍,就算是不以原创为目的,基本的音乐运作需求也是应该具备的。
朱闻天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是对于音乐公司的运作也大体了解,现实世界一般可以概括为两种比较经典的音乐公司形式,一种是团队原创,另一种是歌手原创+公司周边。
很显然,前者是更加具有生命力的,至少在数字时代到来之前是这样的,而后者的方式则是签约成名歌手,尔后包装、发布以及做周边渠道。
这是数字时代到来之前音乐公司的主流模式,当然也是朱闻天根据网上信息和自身了解从而归纳出来的,根据朱闻天大体估算,这两种主流模式大概会有20年生命力。
随后数字时代到来之后,真正的实体音乐其实已经名存实亡,至少在华夏是如此,朱闻天此时也没有去奢望真得做遍全球音乐市场。
数字音乐时代主要是版权收益、转型收益、广告宣传收益等,这个方面在这个年代,或者也只有朱闻天是最为清楚的,其他人不会想到后世的音乐公司会扭曲到一个什么程度。
放下这些还没有发生,甚至还没法展望的东西不谈,朱闻天如果想让腾龙音乐好好做一些年正统音乐,那么无论选择哪一种运营方式,都必须得具备一定的音乐人才班底。
“朱先生,给你茶......”
朱闻天回到腾龙大厦自己办公室,考虑着腾龙音乐和腾龙影视发展的事情,同时也在等待着吴汉红等人把样板带做出来,而这个时候蒋玉华也从隔壁过来了,给朱闻天送了一杯茶。
“玉华,你那边也有很多事情忙,不用这么......”
朱闻天慌不迭地站起来,其实他现在是有些怕跟蒋玉华多接触的。
“呵呵...是不是在考虑C晚邀请的事情?”
蒋玉华没让朱闻天把话说完,递上茶来之后便坐在了一旁的沙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