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好人》这个单元,讲的是医保问题,说的是葛大爷演的主角张京,老家有个表舅得病,来找他借钱。
张京手里的钱想买盼望了好久的新车,不舍得借,但又不忍心亲戚没钱看病,就出了馊主意——把自己的医保借给亲戚。
有了医保,治疗费用大降,亲戚自己就可以承担,大不了他再添点,也不耽误买车。
于是,张京和表舅就开始来了一场啼笑皆非的“假张京看病”,各种乌龙事件之后。最终还是露了馅。
表舅想放弃治病,张京却放弃了新车,出钱给表舅垫了医疗费。
电影最后,表舅病好了,来了一个小反转,表舅自己就有医保,他不知道。
于是,张京买车的钱又回来了。
整部电影,并没有太过深层的挖东西,整体氛围轻松,加之葛大爷的魅力演绎,以及郝宁高超的细节把控,让这个单元温馨幽默且接地气。
左乐看过这个单元的剧本,坦白来说,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太出彩的地方。
不过等他看了几遍素材回放,马上对这个单元的评价上调了一层,原因就是葛大爷的演技发挥。
一个字评价——绝了。
把一个喜欢吹牛、说话油腔滑调,带着点小聪明,办事不牢靠,但关键时刻又很靠得住的张京演得活灵活现。
任何一个人都能从张京身上,找到自己身边人的影子,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百姓。
影视圈一直有个说法,帝王将相不难演,真正能看出演技水准的是刻画那种小人物。
因为帝王将相离大众太远,大家对这样的角色不熟悉,只是心中有那么类似的形象,只要演员能演出个大概范围,就算合格。
但小人物不一样,大众太熟悉了,因为那就是他们自己,他们比谁都明白小人物是什么样的状态,你演的不真,大家一眼就能瞧出来不对。
很多人吐槽,现在的都市影视作品不如以前的好看,很大的原因就是编剧、导演、演员没有类似的生活体验。
艺术来源于生活,你没有生活体验怎么去创作。
以前的演员和导演,收入并没有这么高,过的就是普通百姓的生活,甚至还有从底层爬上来的。
什么苦都吃过,什么人都见过,甚至专门去体验生活,写剧本和演起戏来自然真实又接地气。
现在成名编剧和演员,天天高楼名车,山珍海味,又不能踏踏实实下去体验生活。
老百姓超市、菜市场买菜,他们都是空运特供外卖送上门。
老百姓一个月工资几千,得养老养小还房贷,他们日薪208万,房子一大堆放着长毛。
老百姓想出去玩一玩,去个邻省,都得和同事调班、计算路线、找折价酒店、花钱还不敢大手大脚,他们觉得欧美亚州都玩腻了,恨不得上火星看看。
自身生活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天上地下,你让他们怎么演老百姓,又怎么去写老百姓的剧本。
所以就屡屡出现——月薪2000的实习生住着大别墅吃泡面、空巢小孩坐着飞机来找自己的农民工爸爸等刷新下限的脑残剧情。
观众觉得他们傻,殊不知他们还委屈呢。
不住大别墅,那种五六十的平米的房能住吗?
不坐飞机,高铁二等座会不会太挤了?
所以现在的都市影视作品,甭管是恋爱题材,职场题材还是家庭题材,出现的普通家庭越来越少。
主角们保底中产小康,动不动就是千万、百万年薪的精英,身家亿万富豪也是数不胜数。
很多人阴谋论是国家不让写底层百姓的生活,实际上很大原因是编剧写不来,也不敢写。
你写什么名牌包、什么香水香水,几万几十万,观众没接触过,不敢挑刺。
可你要写建筑工一天多少钱、骑手是怎么工作流程、底层码农的日常、家庭主妇如何杀价买菜………
无数观众会用自己的经历教编剧怎么做人,然后骂一句写的什么玩意,四六不靠,辣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