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无言以对:他很想反驳我的话,但也清楚,军事方面,他确实不懂。
孟子不是孙子,也不是韩非子,他主要注重的是礼仪和人伦道德,但是对于战争策略:他缺乏一种敏觉性,他更注重道德教化,对于双方开战或者几国之间的战争,除了用“正义”和“非正义”来定论,他没有其他方面值得说的了。
一句话,他不是军事人才。
尽管,我佩服孟子的胸襟,他有正气,有血性,“舍生而取义也”,不是一般人说的出来的。
他在历史上的功德,大约有以下几点:
一、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二、仁政学说:
同情仁爱之心,“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以“仁政”为根本的出发点,创立了一套以“井田”为模式的理想经济方案,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
在他要求封建国家在征收赋税的同时,认为统治者必须注意生产,发展生产,使人民富裕起来,这样财政收入才有充足的来源。
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孟子还提出重农而不抑商理论,改进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这种经济观念在当时是进步的。
孟子的“井田制”理想,对后世确立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治国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及指导意义;
三、易子而教:发扬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精神;
四、道德伦理:仁、义、礼、智。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
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
这里,孟子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摆在平等的地位,探讨他们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讨适应于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进。
五、法先王:以先王的道德标准为规范。推崇尧舜之道。(这是典型的儒家思想)
(备注:荀子推行的是“法后王”思想,作为理想人格的化身,是义利、王霸,礼法等思想的综合体现,“法后王”象征着历史的进步,荀子通过“法后王”来阐明自己进步的历史观。)【比较与分析】
哲学思想:继承孔子的天命思想,但剔除了残余人格神的含义。
他认为哲学最高范畴是天,如:“诚者,天之道也。”
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孟子》)
《告子》下指出有许多知能必须经历困难,经过挫折、失败,不断取得教训,受到锻炼,然后才能得之。
客观世界有其自己的规律,是人所不能违反的。
孟子明确地看到,一切事物发展和变化有其自己的一定的进程,比如拔苗助长是不对的。(《公孙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