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今年不同了,她有钱了,不光吃得起粽子,连铺子宅子都能成套的买了。
今年无论如何,她也要好好包包粽子,吃一吃粽子。
才五月初一,李娇娘就叮嘱着庄里的仆人们,进山多采些包粽子的叶子回来。
北方包粽子多用芦苇叶,南方用箬叶。
箬叶也叫一叶兰,叶子大常年绿色,叶型优美。
在现代那世,不少人家种了盆栽放在家里观赏。
榴月园里也种了几株一叶兰。
李娇娘吩咐园中的仆人,去采箬叶时,骆诚马上皱眉说道,“庄子中的一叶兰叶子还小,不够包粽子。”
李娇娘笑了起来,“咱们起码要包几百个粽子,那几片叶子怎么够?”
庄中的一叶兰,没种下多久,只是小苗苗才一尺来高。
也就够看看,包粽子是不够的,全拔了也不够。
骆诚说道,“怎么要包那么多?”
李娇娘掰着手指头数着,“不多啊,咱们人多,再加上送人的,根本不多。琮儿两兄弟送一些,唐姐姐家送一些,衡阳公那儿送一些,陆三表哥那儿送一些,再说光咱们庄里就有二十几人了,几百个粽子真的不算多。”
骆诚讶然,“这样算来,确实不算多。”
李娇娘怕做少了,又拿了笔做起记录,写写划划分好数量后,她惊叹一声说道,“几百个怕也不够分,做一千吧。咱们庄里留下六百个,其他人每人送六十个。”
骆诚又说道,“甜粽子多做些。”
李娇娘轻哼,“我爱咸的,蛋黄和肉粽是我的最爱。”
骆诚笑着道,“好,一半咸一半甜。”
李娇娘又写明了,要包些什么口味的粽子,计算了食材的用量。
算好后,骆诚拿着清单叫人买食材去了。
……
快端午了,整个临安城的气氛,都热闹了起来。
按着惯例,高宗会对大臣们发节日赏赐。
掌管宫中财物的内务署那里,尤为热闹。
各家的管事仆人,拿着各家主子得的礼品单子,前往内务署拿赏赐品。
当然了,品阶高的,得到的赏赐最多。
比如秦桧家和衡阳公那里,东西得多拉了三马车。
布匹,珠玉,吃的,琳琅满目。
秦桧功劳大,割地赔款带来的太平日子让高宗对他极为满意,所以赏得也多。
衡阳公助高宗登基,功劳更是不小,再说他是高宗唯一的长辈,他得丰厚的赏赐,无可厚非。
芙蓉山庄的人,赶着马车装着衡阳公的赏赐品离去时,不少人投来艳羡与景仰的目光。
但看到秦桧家的马车时,人们厌恶得纷纷吐口水,“呸!贪生怕死的卖国贼!”
秦家的仆人怒目而视,打算跟路人对骂个痛快,但有一人发现了他们主子的轿子往这里来了,一起闭了口,等主子罚路人。
来的是秦桧。
秦桧听到街上路人的谩骂声,并没有理会,而是命轿夫继续往前走。
骂他的人多着呢,他总不能全杀了。
轿子直接抬进皇宫门,在吴皇后的宫苑前停下来。
一连几天他都没有上朝,今早吴皇后派了人去秦府请他,他才坐了轿子进宫来。
吴皇后特意派人来请,想必有重要的事情商议。
秦桧吃了点药,身体略精神后,就出门了。
进了大殿,吴皇后马上屏退了不相干的左右,只留下了两个心腹侍女在一旁服侍。
“娘娘请老臣进宫,不知有何事相商?”秦桧问道。
吴皇后道,“本宫将大人请来,有件重要的事情想与丞相商议,是关于立太子一事。”
秦桧眸光一沉,“官家主意定了?立谁?”
吴皇后说道,“立谁倒是没有说,但有一点,让我很怀疑,他会立赵琮。”
秦桧眯了下眼,“娘娘请说。”
吴皇后说道,“今早赐端阳礼,以前呢,两个皇子的赏赐品是一样的,但今年的端阳礼,两个皇子不一样多,赵琮多了一对玉如意。”
“……”
“要是送别的礼物倒也罢了,但这玉如意,可是先皇当年封官家为康王时,赏下的,官家一直珍爱多年,意义非凡。”
这样一说,秦桧马上大吃一惊。
“老臣想起来了,确有这对玉如意。”
“所以本宫请来丞相大人商议,怎样阻止官家立赵琮为太子。”
不管是吴皇后也好,还是秦桧也好,都不喜欢赵琮继承皇位。
赵琮为人太过于耿直,办事认真,是主战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