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醉夭夭的幕后之人,是牟斌?
“也不见得!”
张鹤龄坐上马上与萧敬一同入宫,路上自然也在分析。
“牟斌作为锦衣卫,本就该管这事儿,有他出头,也不见得他就是幕后之人,说不得,牟斌也是被人当了枪使,不过不管哪种情况,此事都要小心应对。”
一路思索之间,宫门已至。
而在皇宫暖阁之中,除了锦衣卫指挥使牟斌之外,尚有六部尚书等人。
户部尚书周经正向弘治禀报一个坏消息。
“弘治十七年十月乙丑,宣化府地龙翻身,百姓死伤无数,宣化官员特向朝廷请旨抚恤百姓……”
听到这话,弘治顿时眉头皱了起来,急忙开口问道:“百姓死伤惨重?如今户部尚有多少存粮?立刻着人救灾……”
作为大明朝中兴之主,弘治帝对百姓安危十分看重,如今听闻宣化府地龙翻身,第一反应便是百姓救灾问题。
然而那兵部侍郎刘大夏却是眉头微蹙,开口道:“陛下,臣尝闻圣明天子以孝治天下,地龙翻身,此乃不祥之兆,亘古以来,凡有天灾,皆因帝王施政有不妥之处,故上天降灾,上天既已示警,陛下要做的,除了尽早赈济灾民之外,尚需省身罪己,下诏以安民心、以消天灾,否则,社稷有难,苍天弃之,请陛下明鉴!”
弘治闻言,脸色不由一沉:“刘爱卿,天灾降临,百姓遭难,朝廷此时应先救灾民!祭天罪己下诏安民这些繁琐之事,朕哪有时间?刘爱卿,你此举是否本末倒置了?”
刘大夏的意思很明白,天灾降了,是你当皇帝的无德,老天爷在惩罚你,你得先下罪己诏安抚老天爷,然后才是救治灾民!
也就是弘治帝好脾气,否则若是放在洪武或者永乐时期,敢这样说话的臣子早就被老朱父子埋进地里造粪了。
可惜,弘治帝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况且因刘大夏耿直且家境清白,早年便已与弘治帝结为姻亲,虽然如今刘大夏的女儿尚未入宫嫁给朱厚照,但是俩人也算是半个亲家了。
所以,很多话,刘大夏敢在弘治面前说。
“陛下,大明江山危在旦夕,社稷为本,请陛下下罪己诏!”
刘大夏梗着脖子噗通一声跪了下来,昂着头开口。
“你!”
弘治气的气喘吁吁!
而这个时候,张鹤龄已经跟随着萧敬,来到暖阁。
其实这个时间点,宫中早已宵禁,只不过皇帝旨意高于一切,皇帝说让张鹤龄入宫,有圣旨在手,那些巡街的锦衣卫自然不敢多言。
“陛下,寿宁伯到了。”
一路来到暖阁,萧敬低声让张鹤龄在外等候,随后便径自入了暖阁开口禀报。
随即,张鹤龄在暖阁外便听到一道略显虚弱的声音传来:“令他进来。”
“听这声音该是弘治帝,可这声音,也太虚弱了吧?”
对于历史上的所有帝王,张鹤龄最为佩服的,弘治当在其列。
自小在宫中遭受万贵妃毒害,却能东躲西藏最终登上皇位,并且在位十八年,将千疮百孔的大明生生挽救回来,开创弘治中兴盛世,这并非普通君王能够做到。
而弘治帝呢,一生都将心血放在治理国家之上,也致使其中年病疾缠身,仅在位十八年便撒手西去。
“如今已是弘治十七年,弘治帝,仅有一年可活了……”
张鹤龄叹了口气,有种自己后台即将倾倒的无奈。
只是他对疾病懂得不多,纵然想救弘治帝,也是无能为力。
“张伯爷,陛下召您进去。”
就在张鹤龄胡思乱想之时,萧敬已经迈步出了暖阁,在张鹤龄身边开口。
“有劳萧公公。”
张鹤龄点了点头,随后深吸一口气,迈入暖阁之中。
一步,便踏入了大明朝枢纽,整个大明朝,也即将展开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