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府的攻防格局,忽地发生了极大扭转。
从前,鞑靼人靠着骁勇游骑,屡屡得手,已将那宣府防卫冲得七零八碎。
可最近一段时间,数次偷袭,都被对方逮个正着。
每一回,鞑靼游骑都是以小股力量,硬扛下对方至少近千人的包围。
其结果,自然是被全数歼灭。
一回两回,接连着三次偷袭,都是如此。
鞑靼人彻底懵了,他们不知道,为何每回明军都能支援得那般及时。
难道他们开了天眼,早在咱们偷袭之前,就已预知了军情?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无奈之下,鞑靼人只能暂缓偷袭计划,偃旗息鼓暂作歇整。
而与此同时,一封报喜军情,已由那宣化府总兵府,传至了京里兵部,又被兵部上程内阁,最终传到了弘治皇帝的桌案之上。
……
“哈哈哈,好!”
“打得漂亮!”
“来人,传召寿宁伯进宫觐见!”
张鹤龄看到大股锦衣卫冲到府里的时候,实是惊慌害怕了一阵儿。
最近几天,他偷偷摸摸派人往那西山而去,已运了不少矿石回来。
为的,自然是制造玻璃。
那矿石的效果极佳,制造出的玻璃晶莹剔透,正是他理想中的玻璃原料。
张鹤龄料想,这矿石该是某种石英石料,其主要成分,正是制造玻璃的二氧化硅。
既然找到原材料,开厂制造玻璃之事,就已被提上了日程。
但有个问题摆在眼前。
这石英石矿在西山里头,那西山份属朝廷,当然不容人开采。
张鹤龄已派出人四下寻找,想从京师周边的其他地方,寻找这石英矿藏。
但在找到其他矿藏之前,总得先备一些石料,将这玻璃工坊开起来。
主动找朝廷要,怕是有些费事。
那就只能偷咯?
于是,这些天里,他派了家中奴仆,沿着上回那条小道,无数次溜进西山,偷盗矿石。
反正被捉住了也不打紧,无非运些石料嘛!
大不了就“老实”承认,说咱们西山集市正在盖房子,正缺这些坚硬的石料。
只要不是偷煤偷炭,朝廷那边也不会纠责。
但今日,大批锦衣卫突然杀来,张鹤龄倒真给吓了个半死。
不就是偷了些矿石嘛,至于这么兴师动众?
正自担忧之时,那群锦衣卫之后,竟又走出了老太监萧敬。
“寿宁伯,陛下急召,还请您赶紧进宫!”
那萧敬一脸喜色,看样子是有好消息了。
张鹤龄松了口气,敢情不是为了偷矿的事。
他立刻跟着萧敬入了宫,一路打听之下,才得知方才有军情来报。
具体军情,萧敬却是不知,但看皇帝的喜气劲儿,想来是有大捷了。
“宣化府?”
张鹤龄带着猜测进了御书房,正瞧见弘治皇帝正背着手在殿内走来走去。
一般这副场景,通常是皇帝遇到了难题,心下急躁时才会背手走动。
但此刻却是不然,弘治皇帝此时扼腕攥拳,一脸大仇得报的兴奋劲儿。
很显然他是心中高兴,激奋之下才在殿里走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