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
张鹤龄望了眼一脸懵逼的唐寅。
被这傻子给带到了这里来。
“这东西,西山里有多少?你是在何地发现的?”
张鹤龄捧宝贝般捧起红薯,朝唐寅问道。
当下最重要的,就是保留这红薯的粮种,想办法将其推广开来。
红薯在这西山荒地里,或许能够生长结果,但张鹤龄可不打算将希望寄托在唐寅身上。
得赶紧寻到更多红薯,而后,找几块肥沃田地,将它栽培起来。
唐寅咽了咽口水,而后思虑道:“咱们集市的民夫,常有到西山去采果打猎的习惯,由此我闲来无事,便也跟着他们进山……结果……结果就挖到这东西了……”
这里的民夫,都是流民出身,此前寒冬时节,新来的流民为了不拖累旁人,都主动进山采果打猎,凭此维生。
这事张鹤龄是记得的,在他发现之后,便叮嘱流民不要再进山采捕,全由自己供应粮食。
想来,流民们养成了靠山吃山的习惯,还是偶尔会进山采果。
张鹤龄又猜想,难道是那些流民最早发现这红薯的?
他立马追问:“这红薯,也是流民找到的?”
唐寅摇了摇头:“那倒不是……”
他苦着脸道:“他们进山之后,都会攀树采果,可我什么都不会,心想总不能进一趟山一无所得。于是我便低头寻摸,想找些有用的果子带回来。”
“后来……后来我发现地上生了一些细藤,便沿着那藤蔓挖掘起来,想看看能不能挖到有用的东西。”
他又指着张鹤龄手中的红薯:“结果……就挖出这么个东西了。”
张鹤龄笑着补充:“你见它生得讨喜,就带它回来种下了?”
唐寅点头:“不错,这地里种的,都是这山……这红薯……”
“全都是?”
张鹤龄放眼四望,这片田地虽然不大,但若按翻土的状况看,至少也种了几十颗红薯。
这就意味着,唐寅进了一次西山,就挖出了这么多红薯。
那岂不说明,这红薯在西山里,并不十分稀罕,而是极容易寻到的作物。
这倒不奇怪,红薯的产量本就极高,适应力又强。它到了西山,不就如后世的入侵物种般,肆意生长么?
张鹤龄激动起来:“唐寅,你……你快带我去那西山,带我去寻这红薯!”
“啊?”
唐寅张大了嘴,一脸难色:“我……我也不认路啊!”
“啥?”
张鹤龄懵了,红薯近在眼前,可不能叫它溜掉:“那上回是谁带你去的,你快找出他来,让他带咱们一起去!”
“哦……哦……”
唐寅这才后知后觉地点头,他忙从地上爬了起来,连个招呼都不打,就一溜烟朝宿舍方向跑了过去。
张鹤龄也等不及了,他立马起身,将那红薯塞进胸前,跟着唐寅跑了过去。
只要能找到红薯,将之带回来育秧栽种,他就有信心将之培育开来。
日后再将载种推广开来,这东西……怕是会在彻底改变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