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王守仁前来讨教,张鹤龄自是愿意教授原理,他笑道:“好说,只要你帮我栽培红薯,我一定教你制造银镜。”
“一言为定!”
王守仁立即应了下来。
他让张鹤龄找来几口大缸,作为教授示范的“试验田”,而后,亲自将那红薯切片,埋进土里。
“如此这般,十多天后,这东西便会萌芽。待它结出秧苗后,伯爷也可将其移置到田间地里。总之这东西极好养活,只需看着天气,不要让它长时间受冻便可。”
王守仁细细教授,讲解了培育红薯的诸多重点。
张鹤龄本是后世穿越者,对这红薯的习性,多少有些预先了解,再配上有过栽种经验的王守仁在旁指导,很快就对培育过程,有了明晰的了解。
而后,他又吩咐管事们,将这些红薯带回庄子里去,悉心照顾。
至于王守仁方才实验所用的那几口大缸,则被张鹤龄留在了院中,以便他能随时观测红薯长势,好统计生长状况,为将来推广红薯做准备。
“其实伯爷没必要这般尽心照料,这东西极易存活,又不挑田地。”
“依下官看,伯爷将其丢到你那西山脚下的荒地里,它都能存活。”
王守仁显然不理解红薯的重要性,他对张鹤龄这般小心颇有微辞。
但他这话,却是提醒了张鹤龄。
“对啊,我那西山脚下那么多地,如今闲着也是闲着,倒不如拿来种些红薯了。”
虽说西山那边在搞开发,但建房子和工坊,实在用不了多少地。
倒不如将之拿来种红薯,也算是废物利用嘛!
张鹤龄又想起唐寅在那山坡上开垦的田地来,不知道那块地里的红薯,能否顺利长成。
不妨将那块地当作试验品,看看红薯能否在西山脚下存活。
想是问题不大的,红薯既能在西山里头存活,那山脚下比其山里,总要稍好一些的吧?
“不如这样,王主事明日随我去一趟西山,我那里还有块地种了红薯。你既曾经种过,想是过去一看便知能否存活。”
让王守仁过去看上一看,该是就有结果。
他与王守仁约定好了,第二日一大早,就坐车接了王守仁,二人一道赶往西山。
到了西山时,正是太阳正盛,两人赶到那块向阳山坡时,大老远便瞧见那田地里头,唐寅正扛着锄头辛苦劳作。
“来,王主事,我来给你介绍……”
见到唐寅,张鹤龄又想起这“山根”奇缘来,王守仁和唐寅这般心有灵犀之人,若是相互不认识,那实在太可惜了。
他拉着王守仁走到唐寅近前,这时唐寅已感应到有人靠近,迷茫地扭回了脸来。
两人四目相对,那王守仁和唐寅,忽地都齐齐愣住。
王守仁眯眼,像乌龟般伸了头朝唐寅脸上细细张望。
而那唐寅,却是瞪大了眼睛,一会看看王守仁,一会儿又看看张鹤龄。
“怎么……你们这是?”
他俩的反应着实奇怪,张鹤龄也有些摸不着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