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铨开口询问道:“这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给人的感觉一直是在尖锐并激烈的争吵,可是,这到底在吵些什么呢?丁院士能够给我们深层次的解释一下吗?”
丁仲礼院士点了点头,脸上露出的笑容更盛了,他对于朱铨提出的问题实在是太喜欢了。
虽然这个问题柴静儿也问过,可是她问的语气明显的就是怀揣这对自己的指责。
毕竟,因为他强力反对的缘故,利用他的资历与名望,直接是联合了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反对投票,致使这次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并没有取得设备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但朱铨问相同问题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
朱铨给他的感觉就真的是代表着华国普通的观众进行的询问。
想到这儿,丁院士解释道:“其实吵的问题很简单,就是今后不同的国家,还能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也就是您之前提到过的“碳排放权”,对吗?”
“是!”
“这个排放多少,实质又是什么?”
朱铨顺着刚刚的问题,继续询问,帮助观众们一步步的理解。
丁院士竖起一根食指道:
“简单一句话,就是说这个问题是和能源问题连在一起,和发展问题连在一起的。所以说争半天就是我还能排放多少,我还能使用多少能源,这个排放就意味着未来的发展权。”
朱铨继续问道:“那这个排放权对于普通的国民又意味着什么呢?”
丁仲礼院士淡然一笑,道:
“意味太多了!意味着生活的改善,意味着国家的发展,意味着你、我、他等等普通人的社会福利、个人福利能不能进一步地增加,也意味着你有没有工作。”
朱铨重重的点了点头,眼神里充满着钦佩。
朱铨在看完昨天丁院士接受柴静儿采访的视频后,最大的感触并不是环境的问题,也不是西方发达国家阴谋的问题,而是对于丁院士的崇拜之情。
因为丁院士他本人对于地球环境发展的理解已经到了一个普通人甚至难以理解的高度。
目前绝大多数的人,包括朱铨自己,对于地球环境变化的态度是停留在自己作为这个星球的主宰,为了保护人类以及其它物种的延续,并且作为这个物种群内部的一员而产生的担忧之情。
但是丁院士给朱铨的感觉是,他已经跳出了人类这一物种内部,也跳出了整个地球上物种群的内部,而是站在地球的高度,以亿万年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环境问题。
人类所做的这一切和这个星球上出现过的无数物种一样,只不过是在消耗完自己生存所需的资源以后走向灭亡。
对于人类来说,可能是灭顶之灾。
但是,对于地球这棵养育了无数物种的大树来说,可能只是一片失去养分的落叶而已。
所以丁院士才会说:
“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类自己。”
是啊!能够拯救人类的也只有人类自己。
那就是在这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产生更具包容性的文明,唯有这样才能够做到不会“一叶而障目,不见泰山”。
想到这儿,朱铨对于丁院士的崇拜简直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
若不是现在在采访,那朱铨绝对会拉着丁院士的手,向其致敬,并真诚的道一句:
“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