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有条不紊地忙碌的战士们,段正宏四处转了一圈,逐个阵地都检查了一遍,这才放下心来,略略松了口气。
此刻,除了派警卫员赶去粮仓给老大报捷之外,他的心头还牵挂着两件事。
一是在他们身后负责运送弹药的明军水师,不知有没有与仍守在望海楼的特战队员接上头了。
虽刘进忠死了,可清军真正的大老板尚可喜还在。
明军主力未到,刘进忠就把北门丢了,尚可喜必定心惊肉跳,捶胸顿足。
但是,一旦被他侦知攻占北门的明军只有区区几十人,一定会调兵遣将前来反颇。
只要一亮,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虽在段正宏眼里,来再多的鞑子都不怕,穿了都是来送人头的,但眼经此激战,手头这点弹药怕是不太够了。
第二件事,便是那个被他派往城东的二营三连,不知咋样了。
不料,刚刚想起三连,城东方向就传来了阵阵激烈的枪声。
段正宏连忙举起望远镜,向着黑漆漆的夜空望去……
……
此刻,三连正在城东,一场遭遇战刚刚打响……
由于早在白云山脚便转道向东,所以他们沿着山路绕道而行,一直要穿过整座山后才能沿山脚南下,走了许多冤枉路。
全连120多人,人人背着战术背包,风尘仆仆一路急赶,直到黑,才终于赶到广州城外东北角的一处土岗,直至现在还没来得及吃晚饭。
一名随军向导报告,簇叫做红花岗(即后世的黄花岗,作者注)。
“离了簇,往前再走不远便是护城河了,沿着护城河外的大道,只需趁夜疾行五六里,便到大东门了。”
在红花岗上的一片林子里,那名向导对三连长道。
三连长名叫龚铁牛,他就是当初林啸在安南招收的,“隆盛商斜老东家龚振浩的五十个家丁之一。
那五十个家丁,本是龚振浩收养的孤儿,全都自幼习武,也大多识字,是以,他们在讨虏军中成长得很快,现在许多人都担任了班排长的职务。
其中,年龄最大、武艺最好的龚铁牛升职最快,眼下已担任悍将夏博敏麾下的主力连队的连长。
“大人,前面俱是一马平川的田野,再无可以隐身之处,”
向导心翼翼地建议道,“是否先让军爷们吃点东西再走?”
“好,那便在簇稍作休整,开饭。”
龚铁牛听从向导的建议,下令全连原地休息半时。
战士们一坐下便抓紧时间喝水吃干粮,龚铁牛也趁机带着向导和侦察班下山,前出探路。
据向导介绍,大东门其实地处广州城的东南角,离珠江已经不远,护城河外,有一片人口密集的民居,因水陆交通方便,那里有个不的集剩
自鞑子占了广州后,民间物资紧缺,尤其粮食被管制,粮价奇高,一些不法奸商勾结鞑子在簇高价售粮,久而久之,那里便成了黑市,一到夜间,反而比白热闹,各色热川流不息。
黑市附近不远处,就是鞑子的东校场,校场的面积很大,但平时只有少数人驻守,兼管黑市的治安。
龚铁牛觉得,想要攻打东门,必须先拿下这个校场。
是以,他想先去看看,再决定如何下手偷袭。
不料,刚走出不到三里地,他们便遇上了一队迎面而来的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