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六科盖上官印,黄子澄也就等来了一直想要的这个机会,再也没有了阻碍,现在只等正式上任,再要注意的就是以后与户部尚书的相处了。
虽然他也是挂着尚书的名头,但是虚衔与实职的区别他还是一清二楚的,宋朝政治格局讲究制衡,朝堂官职也就是层层架空的局面。
不像欧洲靠一部神话小说当历jj史,在中国一直都有着历史传承,有好处有坏处,好处就是可以用前朝历史来借鉴今朝,让当政者有足够的经验。
而坏处也就更明显,历史上所有失败了的事情到了今日,全部都是不能提及的禁忌,有五代之祸则防武臣,有北宋之亡则防变法。
这些在汉唐之时全然不当回事的事,到了今日的大明都是成了不可提及的事情,试错成本大国家的政策也就变得保守。
所以有人就怨不得朱允炆如此谨慎了,实在是这次机会不好好把握,以后就再也不会有了,甚至会导致士绅们变本加厉的去侵占民田,那就是他朱允炆之过了。
现在机会也给了,就看他能不能把握住了,朱允炆全力支持,甚至都有给他配一个性格弱一点的上司的想法,考虑的也是黄子澄本身的一些问题,难以更改。
不得不说黄子澄迈的这一步棋是走对了,在都察院当一个副职中的副职,与户部尚书所掌控的国家行政资源完全就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要知道在此时的大明足以称得上是极盛时,哪怕是后世所宣称的仁宣之治再辉煌,也许在入口、民生等领域没法比,但是在组织协调,政府资源调度、财政收入等方面如何能与国初相比。
只要黄子澄在这个位置一日,那户部财粮,也就是大明国库就是对他不设防的,这能干的事情太多了。
至于最后事情成不成,这不是事在人为嘛,不管是利益交换、相互妥协什么的,都是可以商量的,不能拿国家资源,那自己个人的总没有问题,而这也是朱允炆对他的期待。
一个真正有政治抱负的人又怎么可能在意区区短期利益,他看重的是自身的仕途,除此之外再无他途。
不过事情再大,国家也不会缺了具体办事的人,朱允炆的精力也不可能一直关注在这里,他是大明皇帝,不是户部皇帝。
时间进入八月,朱允炆终于抽出时间来办一场在皇宫的家宴了,针对宗亲问题也一直没有一个盖棺定论的说法。
实际上时间拖了这么久,国家对籓王的政策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朱允炆也没用想着去保密,也正因为吃了这颗定心丸,在京、不在京的籓王们才没有闹事,一直是安分守己。
也不是朱允炆不想早点处理完,只是他没办法,家国天下,大明价值观所在,如此,宗亲问题也就从来不是单独的问题,有此基础,宗亲大宴的规模也就小不了。
这段时间皇帝的小金库哗啦啦的流淌,他也很心疼,但是毫无办法,已经是亏待宗亲了,朱允炆也有一丝补偿的心里,终究这些叔叔们一直都是支持他的。
只是因为国家政策的影响才不得不行此不是办法的办法,实际上他也知道籓王于社稷有功,就目前看来也没用无法乱纪,难以处理之辈。
他削籓的依据也只是论古、论未来迹,较真一点都称得上是无稽之谈,但是这些叔叔们或许有冥顽不灵之辈,但是总体来说,对他这个朱家家主、大明皇帝的支持足以叫朱棣望眼欲穿了。
“陛下,宴会的花销都在这里了,一共用去了八十万两银两。”
徐瑾苦涩的说道,别以为花别人的钱就不会心疼,大明朝的太监是家奴,现在人看着是没人权,但是在这个时候的人看来,光论皇家活命之恩,已经足够他们用一生来报答了。
就更别说,家奴是家奴,但是皇帝对太监的信任也外臣无法比拟了,与外廷所说的知遇之恩一样,只要不是禽兽,对提拔自己的皇帝都不能以等闲视之
朱允炆点点头,前些天他去看过现场,虽感花销不少,但是怎么也没料到会有这么多。
八十万……大明赋税一千多万,一些贫瘠一点的省份都不一定会有这么多。
但是现在一场宴会就全部花销完了。
他不是古人,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这些钱花出去,不会不见,最后终究会是南京城的百姓受了惠,不是白花了。
徐瑾不甘心:“陛下,这是国宴,就不能让内阁也出一份钱吗?在这么下去内库都要支不住了。”
朱允炆心中一动,确实动了这份心,不像个别儒臣所说,皇帝富有天下,不需要银钱。
他作为皇帝,自己当然清楚,没有小金库的皇帝会有多凄惨。
天下权利唯人与财,没有了小金库,今后做什么都要经过外廷,那他不就什么都干不了了?
做什么都会被人知道,那还不如不做呢!
朱允炆微微颔首,道:“你有机会和内阁张阁老说一下,就说是朕的意思,看看能不能补贴一点。”
“是陛下。”徐瑾闻言一喜,别的同行他不知道,但是他这边,只要陛下有需要,到时候就一定会让他继续出钱,一旦内库空了,谈拿什么去填窟窿?
拿自己人头吗?
他还没活够,还不想这么早死呢。
“籓王们都到了齐了吗?”朱允炆漫不经心的问道。
事实上他确实不甚在意,说是皇帝是宴会上最重要的人物,但是,有他在从来不会自在,他现在也尽量控制不会让自己在这些场合出现过久,就是为了这点。
他不知道这一场面下别人尴不尴尬,反正他是挺尴尬的。
“已经到了,”徐瑾解开一项内心的结,笑容也多了许多,“楚王,代王都到了。”
这些都是亲近皇帝的籓王,所以徐瑾特意单列了出来。
“那咱们也去吧,过一场就回来。”
朱允炆放下手中的书卷,让徐瑾来伺候更衣,整理仪容。
徐瑾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到了如今,实际上是不用再做这些琐事的。
只不过是他怕有人抢了位置,一直不辞辛苦,一有时间就会马上过来亲自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