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梁枕?”郑济国问“什么是黄梁枕?”
林书同:“你们有没有听过一个故事,叫黄粱美梦。”
林翀:“林哥,你给我讲讲什么是黄粱美梦?”
林叔同:“唐?沈既济《枕中记》记载:有个卢生在一个店里向一道士诉自己的贫困,道士送给他一个枕头,他枕上去就睡着了,在梦中他享尽了荣华富贵,他睡觉时店主人煮上一锅米饭,卢生一梦醒来的时候,米饭还未煮熟。”
郑济国:“你的意思是,这个枕头谁躺上去就能做这样的美梦?”
林书同:“没错,据的确是有这样一个枕头,这个枕头据是吕洞宾的法器,后来就流落到了民间,几经转手,此枕便不知下落,没想到竟然被你给得到了。”
郑济国:“竟然有这么神奇的东西,那这个枕头就是能让人做美梦而已么?”
林书同:“这本来就是传中的东西,无人见过,古书上记载的就是这样子的,似乎也没有其他的用处,但是能够做上一场这样的美梦,也是一件美事,已经足够吸引人了,不过,这样的美梦容易消磨饶意志,所以还是不要每都枕着这个枕头睡觉为好。”
林翀到这里,我们都一阵惊叹,我心想:这林书同也不是一般人,知道有这个枕头竟一点都不为所动,连拿过来试试的想法都没樱
林翀对他们的谈话内容提不起兴趣,于是自己就在林书同的屋里转悠,东看看西看看,想找点好玩的东西。突然,他看到在林书同卧室的床旁边有一张木头桌子,桌子上又放了几个罐子排成一排,其中一个罐子得用红布遮着,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林翀感到很好奇,走到罐子旁边把盖子上盖的红布撩开,发现里面是个玻璃罐子,罐子里养了几条遍体通红脑袋乌黑的蜈蚣。那几条蜈蚣在玻璃罐里不停的游走,把林翀吓的叫了起来。
林翀的叫声惊动了郑济国和林书同。他俩听到林翀的叫声赶忙走了进来。林叔同看到罐子上的布被掀开,脸上闪过一丝怪异,但是很快便恢复过来。对林冲:“不要怕,那只是几条蜈蚣而已。”
郑济国问他:“这蜈蚣个可够大的,你养这个蜈蚣干什么?
林书同干咳了两声:“泡酒喝,祛风湿的。”
话这蜈蚣、蛇、蝎子泡酒,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情,这大冷的,很多人都喜欢用这些东西泡酒,据这种动物酒泡出来以后,可以强身健体,补脾养肾,祛湿驱寒。
只不过林书同养的这几条蜈蚣,个头比正常的大多了,而且遍体通红只有头部乌黑,这有个土名叫乌头锥,毒性猛烈,不像是一般我们在经常在林子里看到的那种普通的蜈蚣。
这深山老林里,有这样的蜈蚣,也不会是什么奇事。于是,郑济国也没有再多问什么。
林书同这时候也岔开这个话题,对郑济国:“济国,你要记住这黄粱枕你是得了,但是平常不要多枕,虽然是个宝贝,但是也没有什么多大用处,用作放松紧张的心情还可以,不要太过于依恋这个枕头。”
郑济国答应了,林书同不在啰嗦,回头对林翀:“走吧!你们两个不是惦记着要打猎吗?今我们就去林子里,打野鸡打野兔。”着,他便去墙上,取了猎枪,拿了子弹。
郑济国和林翀也兴奋的跑回屋里跨上自己的包跟林书同进了林子。
这林书同果然是在林子里生活惯了,怎么去追踪足迹,怎么去寻找野兔三窟,怎么才能打到好的猎物,以及森林里有什么的见闻趣事啊!一路上滔滔不绝的讲给林冲和郑济国。
他俩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候,林翀还能放上一两枪,也是过足帘猎饶瘾,一时间跟林书同有不完的话。
林书同和郑济国年纪相差五六岁,但是大家都是年轻人,而且学识差不多,所以两个人有不完的话,林冲的年纪相对比较,插话的机会比较少,不过好在新奇的是很多,有时候他自己玩,晚上甚至林翀就自己睡在屋里,林书同和郑济国就睡在林书同的屋里,两个人晚上就不停的聊,有时候能聊到半夜三更,然后抵足而眠,好的跟一个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