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刘辰留了字条,孤身出发,前往三明县。
三日之后,阴雨连绵,刘辰已经进入了三明县的地界。此处是三明县外的一座小镇,刘辰进了一家酒馆,和小二要了一些吃食,坐在了角落,刘辰吃得不紧不慢。进入了三明县的地界之后,刘辰就已经易容,而且可以放慢了自己的速度,免得引人注意。
酒楼中的人数不少。有着不少来往的客商,以及一些走江湖的武者。众人都在酒馆之中歇息。外面的雨渐渐变得大了,天气不好,众人也无法赶路。
进入了三明县的地界之后,刘辰明显能感觉到走江湖的人变多了,就在酒馆之中,大多也都是会武功的人,毕竟是太平道所在的地方,不会武功的百姓,也不敢往这种地方闯。
雨一直下着,片刻不停。
此时酒馆的门被推开,一行十余人走了进来。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名身着锦衣的公子,此时锦衣公子的身子已经被雨微微打湿,进入了酒馆中,见了坐得满满的大厅,锦衣公子有些不悦,对着面前的几人喝道:“你们几个,给我让个位置。”
行走江湖的人,哪里受得这种鸟气。锦衣公子的话语一处,几人的怒气登时就冲上了脑门。有几人按捺不住脾气,准备发作。此时有人眼见,见到了锦衣公子身后几人的模样,特别是他们身上穿着的服饰。
“太平道!”
有人低声惊呼,这几人,竟然都是太平道的外围人员。
明白了眼前人的身份,即使心底不忿,众人也不得不忍耐下来。
在这附近,与太平道有交易的,只有镇上的宋家,而眼前的锦衣公子,应当就是宋家的少爷无疑了。
攀上了太平道这条大腿,宋家早就成了三明县最有权势的几大世家之一。
知道了锦衣公子的身份,也没有人再敢和他们唱反调。众人识趣的想四周退开,为锦衣公子腾出了位置。
十余人坐了下来,将锦衣公子围在了中间。十余人中,除了几名随身伺候的奴仆,其余的全是宋家聘请的高手,只为了保护宋家老爷唯一的独苗,也就是眼前的锦衣公子,人称浪里白龙的宋义。
浪里白龙这个诨号,来得可不怎么光彩。早几年,宋义还只是个纨绔,在青楼寻乐子的时候,遇上了狠人来寻太平道的麻烦。太平天师与那人斗法,真气的余波将青楼掀翻,还在快活的宋义被直接扔进了河中。一声白花花的肥肉,可引来了不少百姓的嘲笑。可宋家也算因祸得福,太平天师为了彰显仁德,直接将宋家纳入了太平道的产业,从此宋家便开始一飞冲天,成了三明县有名的势力。
不过经历了这一场,宋义却得了个浪里白龙的诨号,他也不在意,乐呵呵地将此诨号用了起来,而且遇上了江湖中人,必定报出自己的名号。遇见不知情的,还真被他震住了。
众人为宋义腾出了位置,可位置总共就这么点,被宋义挤走的人可就没有了作为。
一名大汉见角落中,一个年轻的男子一人占了一张桌子,大步走了过去。被宋义逼迫的丢了面子,他的心中正一阵怒火,正好找人发泄发泄。
大汉走到了刘辰的面前,一拍桌子,将桌上的酒菜震翻了出来。
“小子,这个位置我看上了!”
刘辰冷笑一声,自己不想找麻烦,没想到麻烦却找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