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摇摇头道:“我看杨贤弟还是孤陋寡闻了,自古以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商业干得好也是如此,就犹如前朝的许万三,以他一人之力,白手起家,竟然成了整个王朝的第一首富。那时候商业大兴,连武者都开始走街串巷,想要做些小生意。那时候的许万三就如同开国时的元王爷般,被人尊为财神。每一行出了杰出人物,我想都能带动起那个行业来。而文道与武道就是如此,之所以它们能够流行,我想并不是因为他们能够给人们带来温饱,而是这些东西能带来权力。”
“权力?你说的东西太粗俗了,自古文人多寒士,他们寒窗苦读十年可不是为了权力,而是为了回馈当年生养自己的家乡,成了父母官,才能更好为乡亲们服务。”杨坚反驳道。
“杨举子,你可敢说说你身后的富家么?呵。”朱云鄙视道。
“你!”杨坚站起身来,指着朱云的脸道。
朱云将他的手指拨开道:“可别乱指,这样不符合你文人的气质,在场的这些人,哪个不是被商人供了起来?你们吃的穿的用的,完全都靠商人资助,你们竟然还有脸说商道不行?难道这不是过河拆桥么?”
一句冷话将气氛跌至冰点,朱云环视一周,那些文人听到了朱云的话,自然不敢和他对视,毕竟他们都是身后有富商资助的。
元霜霜看到朱云如此嚣张,轻轻道:“文武之人不受商人资助者,是否有人考取功名?”
朱云道:“有,但极少。”
“商人是否资助了所有学子?”
“绝不可能的事,天下学子如过江之鲫,怎么可能资助的过来?”
“如果你们不资助了,他们会不会不阅读圣贤书?”
“这,应该还读吧。”
“若是把你现在的富商身份拿掉,身无分文,那你三个月后是否还要参加会试?”
“……定会参加。”朱云脑袋上顿时冒出细密的汗液来。
“那你又为何说,商道可以和文道并列?你完全可以用钱来买官。”
“这。”朱云被问得哑口无言,他是喜欢当官的优越感,但是他是想做那种被人真心拜服的文官,而不是买来的,受人鄙视的官。
“你刚刚说,文道武道有权力,那你说的话岂不是自相矛盾?难道你追求的就是那当官的权力么?”
“啊!”如同被一道闪电劈过,朱云无力地瘫坐在凳子上。
这如同乌云压城般的连续提问,不光朱云招架不住,在场的文人也都坚持不住,不停地喘着大气。
元霜霜继续道:“商道资助文武之事也不过近百年的事,商道可以叫做道,但是我认为商道只是便利于生活,但绝不是一碗水端平的存在,文人习文,武者习武,无人能够干涉,但是我要说的是,你讨论的文道与武道是个人的,和我出的题目明显不符。”
“朱云,你出局了。”
朱云听罢没有怨恨元霜霜,反而收敛了傲气,真心道:“多谢霜霜小姐赐教,此番辩论犹如醍醐灌顶,我想回去多加思考一番,日后必来赐教。”朱云晃了晃发晕的头,慢慢站起身来走下了二楼,他似乎有些迷茫。
“不送了。”元霜霜淡淡道,“我们继续。”
为霜霜小姐的霸气打call,顺便介绍一位作者朋友冬日电暖气,作品叫《三珠救世》,是一位好妈妈为孩子写的书,值得敬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