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茴莹见没有回旋的余地了,拿手帕蒙着脸,小肩膀一抖一抖的,看样子在后面哭。
赵夫人也擦了擦眼泪,没制止她,毕竟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如今一个个都要和自己分开,心里还是不舍。
赵夫人连两个未出阁女儿的嫁妆都准备了好些,就等着她们出嫁,一身大红嫁衣,被八抬大轿抬去夫家。
如今都没了,也不知道剩下的两个女儿今后是何结果。
这边赵茴莹好歹忍住了眼泪,拿手帕擦干净脸,带着哭腔道:
“那母亲要说话算话,一定要回来接我啊。”
“好。”
赵茴莹伸出小手指:“那我们拉钩。”
赵夫人看着她小小的手,微微叹气,伸手和她做了约定。
劝慰好小女儿,赵夫人唯一的顾忌也没了,把赵茴莹交给赵芙苗,赵夫人明显松了口气,转身让人把赵茴莹的东西搬下来。
之前为了轻车从简,准备的东西并不多,赵茴莹的东西,拢共也不到三个箱子,没一会就卸下来了。
赵芙苗察觉所以被人拽住了,低头一看,赵茴莹站在她旁边,看着那些婆子把东西搬下来,一副想上前,又不敢的模样,莫名的觉得自己好像拆、散人一家团聚的恶、棍、反派。
这莫名其妙的罪、恶、感是怎么回事?
虽说让赵茴莹留在三王府是自己提的,不过在自己看来,可能是因为小姑娘年纪小,路上怕出意外,好心留人。
在对方看来,说不定就是自己开口,才把人母女拆散,以后想起来,估计够呛。
啧,真是难得做一件好事,还要被人记、恨。
赵芙苗有些后悔自己为什么要说那话,平白无故惹、事上、身,自己这是猪脑子吗?
难怪元修总是说她不长教训,赵芙苗此刻深深觉得吃力不讨好,没元修在身边顶着,就容易犯傻。
想了一通,赵芙苗也没阻止赵夫人把东西留下,转身让人抬到王府的马车上去。
这些毕竟都是赵夫人给赵茴莹置办的东西,也算是留个念想,以后小姑娘想人了,还能看看东西。
赵苁蓉就在一旁看着,垂着眼眸顶着自己的鞋尖出神。
自己怎么就没想到把五妹妹留在王府呢?
赵茴莹年纪小,没那么多心、眼,以后自己带着,肯定跟自己亲。
赵芣苢就不一样了,十几岁了,心思活络得很。
以前就对三王爷有点心思,若是日后惹怒了元修,自己怕是也要跟着受、罪。
而且那么大的姑娘,自己不好说她什么,回头出了事,上京的人只会说自己不好教。
那像赵茴莹,这么点大的孩子,自己总会教好。
赵苁蓉在心里叹了口气,自己怎么就接手了这么个烫手山芋呢?
而且想到早上自己让丫鬟过去请赵芣苢一起来送别一些母亲几人,丫鬟回来说的话,差点没把赵苁蓉气着。
说什么“离别伤感,妹妹怕见到父亲和母亲心中悲恸不能自已,就不过去了,还请姐姐替妹妹把话带到。”
听听,这叫什么话,这一别,一辈子都可能再见不到父母亲人了,你心中再悲恸,双手双脚都好好的,没病没灾的都不愿意来送一送。
可以说性、情、凉薄,说难听点,赵府养她那么大,就是养了只白、眼、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