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国的城墙都是鲁国帮着修的,基本和鲁国的城邑差不多。
处境还不如杞国……
至于越国,如今还在东南,被吴国死死的压制。
其余的信,基本都是一些姒姓的后裔,如今要么是一些小贵族,要么是某个国家的卿大夫。
甚至还有两支后裔,和南方的蛮族融合在了一起,就在吴越那一带。
“计君,你可真是辛苦了。”
辛莫说的是真心话。
这个联盟的实力,确实小的可怜。
但是这些国家和姒姓后代,分布在各个地方,甚至还有些戎狄居住的地方。
辛莫不知道计然吃了多少的苦,冒了多大的风险,才将这些“盟书”收集起来。
“辛伯,你是不是觉得这些国家太小了?”
“是很小,可是我能感受到你的心意。”辛莫道:“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你要做这件事?恢复姒姓联盟,对你到底有什么好处?”
“如果我说,我只是想让辛君成为天下真正的霸主,辛伯相信嘛?”
“我?霸主?”
“没错!我认为天下需要一个新的霸主,而这个霸主一定是姒姓诸侯!之前我去了杞国,但是没有看到杞国有称霸的任何迹象。所以我又打算去越国,但是就在这时候,听闻您会去宋国,我想到了辛伯也是姒姓后裔,自然也有称霸的可能。”
“你怎么就这么笃定,我们姒姓可以称霸呢?”
辛莫有点哭笑不得,感觉这个计然神神道道的。
“辛伯试想,如今天下出现的霸主,都有哪些?又都是什么姓?”计然问道。
“哈哈,你是在考我啊。”辛莫笑道:“第一个霸主,自然是齐桓公,重用管仲,攻打戎狄,第一个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召集诸侯国在葵丘会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周王室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第一个霸主。”
“没错,他是姜姓。”
“第二位,自然是姬姓晋氏的晋文公重耳。他半生飘零,六十岁后才登基为君,作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成为天子的得力助手!城濮之战,重创楚国,随后文公请来周襄王,并召集齐、宋等国在践土和诸侯会盟。史称‘践土会盟’,周天子策封晋文公为诸侯之长(侯伯)。”
“第三位,则是赢姓,秦国穆公。他独霸西戎,灭了西戎二十余国。本想东进称霸,却遭到了晋国的阻挡,对戎人的胜利,让天子对他特加祝贺,并赐金鼓,希望他擂鼓继续向戎人进攻。周襄王时出兵攻打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虽不如齐桓公、晋文公能称霸中原,但也是天子认可的诸侯之伯。”
“第四位,乃是芈姓熊氏的楚庄王。邲之战后,楚国击败晋国,中原各国惧怕于楚国的强大,纷纷背晋向楚,楚庄王开始成为中原霸主。他建立伟业之后,还曾‘问鼎中原’,欲完成祖先“窥中国之政”的夙愿,其勃勃野心昭然若揭。
“第五位,可将子姓宋襄公列入其中。虽然宋襄公因为种种原因,并未真正称霸,但是宋国在他的治理之下,蒸蒸日上。他拥立齐侯,又能联络各国,协调处理各国事务。为人虽然迂腐但却正直,算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君主。只是他的霸业如同空中楼阁,没有强大的国力做基础,光想会盟诸侯是远远不够的。”
“此五人,乃是当世五位‘霸主’。当然,还有郑庄公,也算一名小霸主。但是他只是强大一时,更是和王室公然对抗,也没有会盟诸侯,成为盟主。所以虽然强大,做到了‘四方是维’,却没有像其他霸主那样,率领诸侯国拱卫天子,虽然具备实力,却不符合霸主国为‘诸侯之长’的特点,所以我不认为郑庄公为霸主。
“当然,还有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等时期,晋国是当之无愧的霸主国。只是他们的霸业都是在文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或许比文公时更强大,但是我却将霸主归于文公。”
辛莫说完,计然忍不住说道:“不愧为辛氏宗主。那么辛伯,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姬姓、姜姓、赢姓、子姓、芈姓……你是想说,下一个霸主,就在剩余的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