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让这些荒芜之地变成金疙瘩,走一条不同寻常的创新之路。
水由于流动而活,风由于吹过而被人感觉到,人由于创新而获得发展。
当今世界上,艺术品与土地、黄金并称为三大世界级资产。
今天闲置的土地,明天就是黄金。
历史上的大邱庄,人口居住分散,村庄东一块,西一块,道路坑坑洼洼,耕地是退海地,盐碱化非常严重。
由于地势低洼,几百年来盐碱和沥涝成了大邱庄人不能逾越的两道障碍,为了克服困难,几代人都在实验着怎么走出贫困。
自古以来,大邱庄以农为生,人们辛辛苦苦在上面耕作,却依然难以解决温饱,粮食亩产很低,就是好地块,亩产也超不过150斤。
曾经的大邱庄和今天的尚家河村非常相识,自然条件差,人们生活贫困。
就是这样的大邱庄,在村支部书记禹作敏的带动下,走出了贫困,成为了国内第一庄。
禹作敏,天津大邱庄原党支部书记,一手把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改造成了盛极一时的中国“首富村”。
禹作敏启用村里能人,给村里引进了钢铁企业,用钢铁公司激活了村里的经济,让贫穷的村子彻底脱胎换骨。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大邱庄的钢铁企业就开始迅速裂变、扩张,一个企业繁衍成几个,“以钢为纲”,带钢、线材、管材生产线一条接一条建起来。
1992年,大邱庄的企业发展到达了一个顶峰,当时,这个天津小村惊动了美国《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写道:“这个村有4400人,却有16辆奔驰轿车和100多辆进口的豪华小轿车,1990年人均收入3400美元,是中国平均收入的10倍,1992年,大邱庄的工业产值据称达到了40亿元。”
1990年,人均收入3400美元,折合人民币是多少呢?
想一想,就让人吐舌头。
这简直就是一个传奇故事,从一个吃不饱饭的村子,突然一跃而起,变成了盛极一时的首富村。
尽管今日的大邱庄已经无法和过去相比,但它的故事,对村庄的发展依然具有很好的启示。
尚云认为,大邱庄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及时乘上了改革开放的快车,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
如今的尚家河村,正处在脱贫攻坚的黄金期,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正在源源不断向尚家河村运来。
尚家河村正处在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是需要一个人站出来带领大家致富的时候了。
曾经的大邱庄人靠着支部书记禹作敏带动村里翻了个天,如今的尚家河村同样需要一个人――一个能够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的人。
黄支书年龄大,不愿意去创新和改变,只求能够完成上面交代的各项工作。
用黄支书的话来说,他不愿意去折腾,他整天想着的事便是,在种好自己家二亩地的同时,盼望着村民们不要闹事,能够完成上面领导交代的事,能够过了各级检查就行了。
尚云可不这样想,他以为既然当上了村干部,就应该带着大家过上好日子。
要想在尚家河这个立地条件特别差的地方,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并不那么容易。
这些天来,尚云一直在想着应该出奇招走奇路。
应该拿出置地死地而后生的精神,去大胆地尝试,不要害怕失败,尚云如此安慰自己。
要尝试,就得有一定的资本。
没有资本,尝试就是一句空话。
尚云愿意把九九红服务总公司赚来的钱拿来尝试,即使失败了,爬起来,重新再来。
反正赚来的钱来自于社会,就当重新回归了社会。
该从何处去尝试,办企业,这尚家河村暂时还不具备条件。
对尚家河村而言,目前最大的资源便是大量荒芜之地,尚云愿意在被村民们遗弃的土地上面做文章,让这些废弃的土地变得升值。
如果在土地上面尝试成功,尚云愿意带动周边更多的人走出贫困,他会把他的经验向西原市的广大村庄推广。
当然在这种模式中去推广,也是一种自我介绍和积累财富的过程。
也许这种念头就是一种贪心,可适当的时候,贪心也是必要的。
让每一个念头都应该服从于利益的动机,始终认识,我是我生命的重心,我会决定什么适合我,也会决定什么不适合我。
好运不是等来的,也不是靠来的,需要依靠自己去开创和争取。
一旦产生了希望得到东西的念头,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地真正得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