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好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缓缓的走下来。
旁边的这些人,看到孙权的动作之后,也变得有些诚惶诚恐,他们连忙来到孙权的面前。
“虽然周瑜将军说的事情非常合理,但您还是要三思而后行,毕竟如果真的这么做了,我们和曹操之间可就没有再缓和的余地。”
她们知道曹操的脾气。
可此时的周瑜是一点都不想再继续拖延下去,所以周瑜也只是默不作声地站在一边,脸上带着坚决,表情也非常坚定。
光是看着周瑜的这种表现,周围的这些人就觉得有些心惊胆寒。
不过还是迅速冷静下来,他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之下,周瑜应该不会做太多的事情,最起码不会让事情彻底失控。
却没有想到,对于周瑜来说这些问题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
周瑜冷笑一声。
先是把目光放在这些人的身上来回巡视着,好像是要看透他们心中的想法一样。
然后又来到孙权的面前。
“既然都已经做出最后的决定,那么还请主公做一个最后的表态,如果您还在犹豫不决的话,我们前进的步伐也不会如此果决。”
没想到孙权果真是听到这话的时候眉头一皱。
然后就拔出佩剑,砍掉了奏案的一角。
“如此一来,以示我的决心,如果谁敢再说投降,那么这就是榜样。”
看到孙权的这番表现,周围的几大文臣也觉得很无奈,其中以张昭为首的一群人早就已经不再言喻,他们看得出来孙权还是更愿意去信任周瑜。
在周瑜没有到来之前,孙权处于一个犹豫且中立的状态,愿意听取他们每一个人的意见,可是周瑜来到之后,只需寥寥几句就能够动摇孙权的心思。
所以他们多说多错。
说不定还会引起周瑜和孙权更多的不满,于是在这个时候他们便带领着文臣纳头便拜。
“我等愿意遵从将军和主公的命令。”
孙权当机立断。
“既然如此,那就封周瑜将军为大都督,程普将军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
甚至还当着文武群臣的面,把自己的佩剑送给周瑜。
然后说。
“今日我就把剑送给将军,此后如若有人胆敢不从,您大可以向我今日砍掉案角一样,先斩后奏。”
张昭等人虽然听得胆战心惊,和他们脸上并没有表露出过多的情绪,反倒是依循礼法,先是跪拜。
然后说到。
“我等定和大都督,唯命是从。”
他们现在已经认清现实,不过对于这些人来说,虽然没能够促进和曹操之间的投降,但现在的局面也并不算特别糟糕。
只是风险会更大一些罢了。
不过既然已经作出选择,他们也就不会再想着去扰乱军心,否则这么做,除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之外,于江东毫无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