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部门的行政人员连同五支采矿分队管理人员共509人,技术人员327人,矿工4112人。
在待安置的4948人中,经初步评估有270人左右符合提前退休、退养、病退条件,这一块请市委市政府会同集团共同向省里争取即可。
剩下4678人中,有国企正式编制的约1900人,这一块用集团的话说要“硬着陆”,有条件没条件都得消化或分流,主要构成即行政、管理和技术人员,只有少数进单位比较早的矿工是正式编制。
其他2778人——全是矿工,身份其实都是合同工,集团觉得这部分人——按劳务合同里的“因政策变动或地震等不可抗力”,完全有理由解除劳动关系!
昨夜跑到省城闹事的,今晚堵在矿区大门口的也就是这部分矿工和家属,以及被怂恿的“硬着陆”人员。
因为“硬着陆”并非无条件,也并非一视同仁。
高枕无忧的是三个部门行政人员。在百铁乃至黄树,能够进国企是很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职业方向——收入高、待遇好,工作还挺清闲。个个削尖了脑袋往里挤,找关系、走后门、递条子、打招呼,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进了集团分配岗位还有三六九等,最好的当然进总部,那是千里挑一,没省领导亲自过问不可能;其次分布在各矿区的行政部门;再差点就是所谓“下矿锻炼”,到采矿队、车间、公司等一线操作三个月后转岗为管理人员;最差的直接到三产、服务、经营企业,虽然也是国企正式编制,但收入要与业绩挂钩,工作压力很大。
既然属于分流而且是“硬着陆”,意味着要服从统筹安排,不可以挑肥捡瘦,通常会降等安排:
即极少数行政人员充实到其它行政部门;大多数行政人员和技术人员会到车间、公司。
因为僧多粥少,还有相当数量的人会安排到三产、服务等企业,甚至面临暂时无岗等待安置的境地。
行政、管理、技术人员如此,矿工更不用说了,或者说从开始起矿区和集团压根没把他们考虑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