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碾压方晟的表决,居然奇迹般地打成3:3,更诡异地是由于戴计田缺席,剩下没表决的詹印和方晟各执一辞,最终竟是平局!
不愧为久经沙场的老将,遭受重挫情况下没自乱阵脚,詹印稳当当道:
“看来领导班子对省大数据中心走快车道的问题还没达成一致,不要紧,工作当中出现分歧是正常的,争论和质疑才会促使我们做得更好。关于这项工作,会后请沈兵同志整理材料报市发改委,请方晟同志、胜平同志配合一下争取尽快在市长办公会通过;请万伟、杨花同志到省里先跑跑,争取相关部门和振兴领导小组同意,为后面正式申报节省时间;至于工程费用问题,其实根本不是问题,对吧?市委市正府会进一步沟通协商,争取拿出解决方案。今天的会就到这里,散会!”
詹印说得不愠不火,但常委们知道他将怒火强压在内心深处,毕竟这是书计市长空降百铁以来第一次公开较量,表面上打成平手实质还是输了。
杨花满肚子疑惑,出了门紧紧跟着方晟想问个究竟,不料拐弯时他没头没脑道:
“没时间啊杨部长,我还有个会,失陪。”
杨花知他恼火自己站在詹印那边,忙不迭解释道:“我有苦衷嘛,毕竟……”
方晟抬手打断,道:“都为了工作,没关系的。”
说罢快速闪身下楼,连转两个弯就不见了。
“哎——”
杨花恨恨一跺脚,这才领略到体制内站队的麻烦和后果严重性。
其实方晟并不是小家子气的人,也理解杨花的处境,但站队就是站队没有理由可讲。
这次反对自己不甩脸色,她会觉得没什么,以后还会继续反对;给她碰个软钉子,下次表决就得惦量惦量,原先反对起码改成弃权。
——直到缓缓踱回办公室,詹印才悟出方晟毫无惧色跟自己公开翻脸的原因。
筹建省大数据中心,技术人员全部外聘,设备因为从美国公司采购必须走正府招标议标流程,加之兴建新址也要由专业团队把关监管,人、财、物三方面半点油花都捞不到,黄生等本土干部对此毫无兴趣。
那么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什么?
就是避免詹印、方晟当中任何一方在常委会取得优势,保持相对均衡的局面,既让他俩不敢忽视本土干部的存在,又要让他俩继续斗下去。
也是避免公开站队的高明之招。
不然无论谁取胜,输掉的一方必定把怒火宣泄到本土干部头上,柿子挑软的捏,没准会出现第二个戴计田。
方晟正是看穿黄生等人的盘算,无所畏惧地放手与詹印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