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做不了数,得看事实,对不?现在要想按期完工那肯定得想别的办法,要不不可能。”
“什么办法?”
“加钱呗,加钱,加人,加工时。钱到位我这边肯定给你们安排明白,没钱都是白扯。”
“你是从赵国手里接的活是吧?你们不是他公司的人。”
“我们就是干活的,谁给钱替谁干,他公司也得用人干活啊,是吧?没人干什么?现在不都是这样吗?盖大楼的也没有土建工啊。”
事情确实是这么个事情,但怎么就听着不是那回事儿呢?不舒服。
其实原来的建安公司都是自己养工人的,后来不知道从哪里学回来的先进知识和管理办法,除了少部分国有公司,慢慢的都没有具体工人了,现用现找,减少成本。
其实这就是一种变相的转包。
这种模式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国内的建筑业,从设计到建筑再到装修安装,全部都开始这么玩。
直接经营成本确实大幅下降,利润提升,但是这个质量嘛,呵呵。看天,看天。
工人也要挣钱哪。
甲方工程出来被扒一道,乙方公司提留利润再扒一道,实际工程中费用再去点皮,接活的头头再抽点成,可想而知还有多少。
工人也得活呀。那就压材料呗,从其他方面找补。反正最后亏的肯定是甲方,钱花了,质量没人管。
甲方不知道吗?
知道,但没有人在意这个。
国有单位在意的是人情往来个人得失,私营企业在意的是自己的总体利益,也包括一些人情往来。
这都不用谈工程款项的问题。
不是这个行业弊端多,而是整个根都烂掉了。最没人在意的就是质量了,那算个啥呀又不能吃。
农民工的诞生不就是因为他们便宜吗?进一步压缩人工成本,还老实听话好管理,少给点钱也没什么问题。
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好像不给也没什么问题。
“你们收拾东西,撤场吧。”张彦明懒得和这些人扯道理,直接赶走就完了。
“凭什么呀?我们是给建安公司干活,你们管得着啊?”
“你去外面马路上干吧,这是我的地方,我说了算。都收拾收拾给我出去。”
“那不可能。要么把工钱付清,我扭头就走。”
张彦明用鞋根敲着一块空鼓的地砖,听着那个声音对小助理说:“给安保打电话,叫人过来清场。闹事的全弄起来送派出所去。”
大厅从前到后一百多米,张彦明延着一条直线一块砖一块砖踩过去。
其实磁砖这个东西,边角上有一点空心是可以理解的,后期处理一下就可以,但是如果空鼓的面积过大就完了,使用寿命直线下降,断裂脱离是肯定的。
踩到头,空鼓到是没有想像的多,还可以补救。
焊接的地方也需要找人进行打磨,到是比返工要好的多。
这些人虽然态度不咋的,卫生不咋的,活上到还算可以吧,过得去。
扭头看了一眼,工人有二十来个人,这会儿叼着烟凑在一起,怒视着这边,好像有多大委屈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