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幻门!
这种突如其来的新奇脑洞让李宣有些错愕。
双方已经结仇,还是生死之间的那种,自己还绑了王清,对方竟然想收自己进幻门,这是什么操作。
饶是机敏如李宣,一时间也没反应过来。
“李先生资质不凡,进了幻门之后,一定能将本门发扬光大!”
下一秒,王清开口解了疑惑。
李宣恍然,原来是看上了自己这个人!
看来,夺神之术非同小可。
这般想着,李宣确实有那么一丝心动,要是加入幻门就能得到所有术法,对他来说,是一笔十分划算的买卖。
何况,有了幻门的助力,有些事操作起来将变得更加简单。
可是,一想到内地如此复杂的形势,他就有些犹豫不定。
目前来看,内地可谓四面楚歌,鬼怪之类绝不会少,要是不出意外,一定会遇到B级剧情,甚至于A级剧情也有可能遇到。
想到这里,他心中生出一股紧迫感,处理完幻门的事,必须尽快走一趟龙虎山,以免夜长梦多!
李宣站起身,往外看了看,说道:“生死之仇岂是那么容易化解,你别忘了,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幻门弟子。”
王清说道:“李先生要是信得过我,我一定竭尽全力游说师门长辈。”
“你这么卖力,为了什么?”
李宣不置可否,转身看着对方,说道。
王清并未掩饰自己的目的,说道:“我希望李先生进了幻门,可以教我门中术法。”
与对方的眼睛对视数息,李宣忽地一笑,说道:“这些都得找到幻门之后。”
“八角胡同四十四号。”
见李宣并未拒绝,王清心中一喜,稍作犹豫,便告诉对方一个地址。
李宣说道:“我喜欢聪明人,希望你说的是真的。”
有了这个地址,幻门就不再神秘,而是看得见摸得着,介时若是谈不拢,就将他们一网打尽。
“这是幻门在上地的驻点,到时候我跟你一起去。”王清暗自松了口气,怕对方误会,又解释道,“本门联络,只认同门,你一个人去会引起误会。”
夜色一转即逝。
第二天一早,和周慧敏一起吃过早饭,李宣并没有让她和安全员们跟随,而是带着王清独自外出。
八角胡同位于上地老城区,是诸多四通八达老巷中的一条,因诸多特色小吃汇聚这里,聚集了不少的人气,所以又称小吃胡同,在上地小有名气。
两人叫了一辆出租车,之后就往目的地进发。
原本,此次出行应该是比较安静的行程,但是他们运气不好,碰到一个特能侃的司机,大嗓门一度震出车子外面,引起路人的关注。
“或许,上地人特别能侃。”
看到李宣莫名的眼神,王清也是哭笑不得,无奈道。
大约十几分钟后,两人摆脱了这个喋喋不休的司机,站在八角胡同外。
八角胡同拥有老上地的一切特色,首先入眼的是斑驳的半石门,独具时代气息,进入胡同内,两侧皆是各种半砖半木制老建筑,沿路而起的屋子大多开门做着小本生意。
现在正是早上,人流往来如织,有小贩的吆喝声,也有吃客的吸溜声,更有交易双方的讨价还价声,一副热闹的景象。
“你应该第一次来这里,想吃什么可以试一试。”
看到李宣四处张望,十分的新奇,王清指了指两边的各色小贩,说道。
此时此刻,整条胡同里摆满了各种早点小吃,香味交杂一起,不断往四周飘散,钻入行人的口鼻之中,引得人们肚中的馋虫大动。
在这个地方,各种肤色的外国人不少,打扮也是偏西式。
看到李宣两人出现,许多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那些小摊小贩,这种新颖的穿着方式,让他们瞬间意识到,目标一定是人傻钱多的主。
或许就像那些外国人,把国外用的钱当这边的钱使!
必须好好宰一宰!
这个心思一起,沿途看到的小贩吆喝声更加卖力,走在路上的李宣能听到不断的招呼声。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李宣就是胡同里的街坊邻居,还是颇受欢迎的那种。
突然,李宣脚下一止,视线落在一个沿街的小铺,一个客栈式的招牌旗帜正迎风招展,上书“老胡同煎包”五个大字。
铺子的木制大门前,正站着一个中年人,他手里拿着一个大钳子,不断地转动放在一个大火炉子上的大型鏊盘,鏊盘正被一个盖子盖着,里面不断发出一阵“嗤嗤”作响的油爆声。
老胡同煎包!
李宣神色一动,上前几步。
随着上地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许多老建筑被大规模的拆除和改建,原本熙熙攘攘的胡同也随之消亡,没有了往日的喧嚣。
与这些胡同一般,一些老字号的传统手艺也消失在历史当中,老胡同煎包就是其中之一。
“老板,两碗豆腐脑,二十个煎包。”
李宣招呼一声,也不急着一时半会儿,在周围支着的桌子旁一坐。
看到这一幕,王清觉得有些怪异,别人不知对方的身份,她可是一清二楚,绝对是港城的富豪圈一员,身价不菲!
再看现在,对方那副熟络的样子,比自己还干脆,哪像是第一次来。
见王清像个柱子一样杵着,李宣指了指对面的凳子,说道:“坐,傻站着干什么,影响我食欲。”
“你真的第一次来这里?”
身为阶下之囚,王清也不恼,坐下之后,好奇地看了对方一眼,问道。
李宣取过筷子和小碟子,一边加上些许调味品,一边说道:“我比你想的要了解这里,所以,收起你的小心思。”
王清小声嘀咕一声,说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现在可没有什么小心思。”
这句话,李宣充耳不闻,就当没听到。
不管对方有没有心思,对于他来说都是一样,若是王清确实想引其入幻门,无非是此次行程会短一些。
老胡同煎包的味道确实是一绝,独具地方特色,哪怕李宣之前吃了早餐出来,还是吃了不少。
正过口舌之欲,忽地一道声音响起。
“老板,来一份早餐。”
许亮年龄二十好几,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叫声很敞亮,又十分沉稳。
见到对方出现,老板打了一声招呼,问道:“亮子,还是老样子?”
许亮笑着点点头,目光在煎包铺子前回荡一下,最终落在李宣这桌,几步走过。
坐下之前,他招呼一声:“两位,这里还有人坐吗?”
看到其突然出现,王清欲言又止,但又不太敢擅自做主,只能拼命打眼色。
“没人坐,不过,这个位置不好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