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巍当真是没见过这么兵行险着的招数,手里的宣花大斧被高高地挑起,差点就要撒手,不过,即便是没撒手,也不可及时抽回来了,当时见到了冷雁锥再次直刺了过来……
朱棣终于顺利过江了,他下一步当然就是要进城了,不过,同样是使得他心乱的事情也摆在了他的眼前。
整座京城是由洪武年间的富商沈万三与大明朝廷一同修建的,城墙都是用花岗石混合糯米石灰砌成,坚固异常,更不用说城内还有十余万的军队。
此时的朱允炆正在思索着是不是要听取其他大臣的建议,暂时逃往它地,以不至于输的一败涂地,而这一刻,身旁的方师傅却出言劝道。
“陛下乃我大明朝正统皇帝,又怎可受反贼的逼迫而逃离京都呢?那岂不是丢下先皇创下的基业于不顾?臣以为,即使城池不保,皇帝陛下为江山社稷而死,亦是理所应当!”方翰林硬声硬气地说到。
建文帝朱允炆听在耳内,并无半分恼其言语失礼之意,反而顿觉方师傅虽身为一介书生,从未经历战场,却可在临危之际仍保持住这一副铮铮傲骨,当真可敬可佩,那自己既身为一国之君,又有何好畏惧,当即就把烦乱的心绪给定了下来……
这一晚,已再次被皇上委以守卫京城重任的李景隆,若是说他好似热锅上的蚂蚁,那简直是有过之而不及,现在的他早已不再想打什么仗上什么战场了,尽管陛下把京城说得多么多么的牢固,可是,就算想打,怎么也是不想再选择跟朱棣作战了,现在一想起当初战场上那些几乎是无法扭转的战局,差不多已使得他觉得就连老天都在帮着朱棣,自己要是再跟朱棣的军队打起来,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就在他心乱如麻的时候,突听下人来报,说是宫里的钱诚钱公公求见。
李景隆这心里登时就是“咯噔”一下子,真不知道是不是皇上又想到了什么“真知灼见”,命自己这就出城与朱棣一战,可要是当真是皇上的旨意来了,想不接也不成,只得是硬着头皮让下人把钱诚给请过来。
等到一见是钱诚独自到来,而且身上也不像是带着圣旨的时候,他这才把心放下了一些,可忽又见到钱公公的手揣在袖子里的样子像是拿着什么东西,明面上的圣旨接着都憷头,这要真是密旨的话,其间的“真知灼见”岂不是更要……
钱诚好似一下子就看出来了他的心思,索性一上来就直截了当地说道:“李国公爷用不着心乱,杂家此次起来并不是皇上的意思。”
还别说,李景隆登时就长出了一口气,“那钱公公此番是为了……”
这时,下人上茶来了。
钱诚好像故意卖关子似的,闭口不言直到下人退了下去。
毕竟天时已晚,李景隆的下人们这时都是要在门外听凭伺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