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事处连同王朝阳在内一共11个人,刚刚办完入职的实习员工不算在内。可以独立对应项目的,其实只有王朝阳和杨文才两个。
张苗苗的业务能力虽然很强,但是一个项目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机械专业知识,还需要项目管理和一些辅助经验,在这些问题上张苗苗也是新人。
然而即便把张苗苗看作成手,人员依然严重不足,其他新人是没有能力独立对应工作的。
更要命的情况,是前一阵子王朝阳和张苗苗几乎把八成以上的经历都放在军工项目上,这导致办事处这边的工作全都压在杨伦在一个人身上。
杨伦才必须一边统筹项目进度一边跟进项目具体工作,任何事情都要亲自过问。所以在过去的半个多月里,这位老工程师的工作强度极大。
此时在汇报工作,王朝阳看得出来这位年迈的老工程师比上次见面瘦了很多,眼眶凹进去,眼圈发黑,可见他不但工作强度大,似乎也严重睡眠不足。
这次临时汇报,杨文才没有汇报具体内容,而是向王朝阳介绍了他关于办事处工作方式的一些措施。
杨伦才按照不同的项目,把办事处的新人们分组,把工作交给他们单独对应,于此同时,每天的上午他会召开一个持续两个小时左右的集体会议,会议主题有两个,前半段是用来确认各项工作的进度,后半段的主题是用来解决这群新人们所遇到的困难。
如此一来,可以做到问题集中解答,各项工作并行,这样可以将效率提升到最高。
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但对于杨伦才来说却是极大的挑战,无论是从业务能力还是精力和体力上,都是超乎寻常的挑战。等于是他把教育新人和项目推进放在一起两手抓,哪只手都不能放松。
“这段时间辛苦您了!”王朝阳由衷地对杨伦才表达感谢。
“这么说就太见外了,我也是办事处的一员,这些工作都是我分内之事。”杨伦才道。
王朝阳了解杨伦才的性格,所以没有继续说见外的话,而是非常务实地询问,接下来该怎么办?
王朝阳看重艰苦奋斗的精神,但却并不认为每时每刻都艰苦奋斗是一种好事。
尤其像办事处这边的工作性质,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决问题,如果每时每刻都绷得很紧,人会受不了的,而且也不利于设计类工作的推进。
杨伦才同意王朝阳的看法,但是他觉得眼下没有太好的办法解决问题。
王朝阳开始更深一步的考虑问题,现在处在春节结束,各项工作开始回复正规的阶段,这意味着红星厂办事处这边一定会有新的项目进来。
眼下已经工作饱和,如果有新的项目该怎么办?
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对应新的工作,意味着无法提供最佳的竞争力。而这对于红星厂高速发展的节奏来说,是极其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