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都市小说 > 明末之席卷天下 > 第703章 收复故土

第703章 收复故土(2 / 2)

 推荐阅读: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快穿之我的目标是养老 西游:开局竟破了佛祖金身 遮天:开局铸就最强道基 封神禁之八荒 摊牌了:我是重生者 大明:我皇孙的身份被挖出来了 他和她们的群星 从霍格沃兹开始掌控雷电 皇妃星耀bs无限叠加
最新网址:hbcjlp.com

当天下午,丁毅的兵马和南路军尚可喜部两军在海州城下聚集。

不知为什么,突然大军中一阵哭泣,很多人喜极而泣,抱在一起大哭,接着越来越的人痛哭起来。

丁毅军中大部份都是辽东百姓,此次丁毅决定永远占据盖州、海州,夺回失去的辽东故土,无论军将和士兵都是十分支持和激动。

如今看到海州在即,又得知收复盖州,很多军将都激动的哭了。

古人注重故土,若不是活不下去,大部份人都不愿迁移。

这也是为什么满清那边也有很多辽东百姓的原因。

现在丁毅收复故土,让他们可以回家看看,不知有多少人激动的彻夜未眠。

海州城是洪武九年创筑,包砌以砖,周长六里多,比扩建前的盖州还大,高更达三丈四尺,同样比盖州高,有南、西、北三个门。

因为海州城位于海城河北,玉皇山下,位置十分险要,易守难攻。

这边人口众多,经济繁盛,历来是东北南部的经济中心,无论是在明朝手上,还是在清朝手上,这边和辽阳一样繁荣。

皇太极对这里也极为重视,驻守大将为赫舍里·希福,满清正黄旗人,皇太极心腹侍卫出身。

此时的赫舍里·希福为一等甲喇章京(相当于明军参将)。

领一千二百八旗清兵驻守,加汉军三千,蒙军一千。城中百姓也有两万,人口密集,经济繁荣。

这些百姓平时和盖州一样,有五千左右在城外囤田,这次知道丁毅来攻,纷纷挤进城,顿时把海州挤的密密麻麻。

为防明军收粮,他们也是提前收了海州四周的粮田,全部囤进海州城,打定注意和丁毅抗下去。

同希福一起驻守的,另有镶黄旗佟图赖,他的女儿佟佳氏就是后来康熙的生母,这时刚刚出生,才几个月。

汉军守将为李思忠,这个李思忠可不忠,他是李成栋的族孙,现在为梅勒章京(相当于明军副将)。

论官位比希福高,但是谁让他是汉人。

这三人都是两黄旗的,李思忠是明年组八旗汉军时进入正黄旗。

两黄旗都是皇太极心腹,更是精锐,可见李忠思也是得到皇太极的信任和认可。

海州经营多年,不亚于盖州,看到明军包围他们,他们也不知道盖州丢没丢。

以他们的估计,盖州城是不可能被攻破的,加上丁毅也没让李率泰和苏班岱过来,所以希福等人,都以为盖州还在,明军只是绕过来。

丁毅和尚可喜汇军海州,也不急着攻城,这次可没招降,先把三个门一堵,两军两万多人,把海州团团包围,然后休整一两天再说,大块吃肉,好好补补。

他现在打仗和蒙古人似的,还驱赶着大量的羊,因为在复州和金州地区,他们都有养羊,且这次攻破盖州又得到大量畜牲,先吃着。

丁毅和尚可喜汇军的同时,沈世魁的东路军已经到了牛毛寨。

牛毛寨座落在桓仁西境大雅河与六道河间的牛毛大山东北谷。牛毛大山,是桓仁境内山体面积最大的山,“其四周多高山、大山,而古今有名”。

这里曾经是明朝通向后金都城赫图阿拉的“镇江路”上一个重要军事要塞,距离赫图阿拉更是只有几十里。

牛毛寨东西宽约4里,南北长约4里。地域开阔,土质肥沃。其一面临河,四围皆山,宜农、宜牧、宜渔、宜猎,适于屯兵、练兵,利于防守。

以前这里是明军进攻赫图阿拉的通道,现在成了赫图阿拉前面的据点。

原本满清在这边只有几百兵丁家着,自从丁毅崛起之后,且兵锋几次打到镇江,皇太极极重这里的防线,加派兵马两千,备以红夷大炮,再配上这边的地形,一面临河,四围皆山,可谓比盖州海州还要易守难攻。

因为山路崎岖难行,他们当时自己把红夷大炮运进来,前后用了三个月,所以沈世魁若带着重型火炮进去,会非常困难。

而没有重型火炮,拿他们寨墙是没有办法的,何况皇太极还学了丁毅的防守方式,到处都是碉堡和沙包。

沈世魁于十月二十日,先到牛毛寨外面,寻了个高处,他带着诸大将远远用望远镜看了下,也是皱眉:“这地方不好攻啊,还好咱们有汽油弹。”

不然几乎不可能攻进去。

众将也是纷纷惊叹这地方的易守难攻。

据说当年毛文龙打下来过,还报功斩首两百三,史称亮马佃大捷,后世很多人怀疑是假,关键清和明两边都没什么记载,也不知道真假。

但现在看看,的确难攻。

牛毛寨所在的沟谷由南向北又折向东,地势南高北低,长约23里。沟谷东、南、西三面是高山,大甸子河沿东面山根由南而北流出沟谷,汇入六道河。

沟谷中、下段地势平坦开阔,最宽处达8里;中上段山势渐收,宽约里;其上仍又很开阔,宽约4里。俯视上段沟谷,略呈哑铃状。寨址位于沟谷的中上段大甸子河左岸,距大甸子村村民居住中心6里。

进去的唯一的一条路,由沟外四道河子村进入大沟,傍大甸子河左岸,向南伸向沟内。

这条路右边是河,左边是山,长约六里,宽不到三米,到了尽头就能看到一段寨墙。(完全和山路一模一样,几乎不可能攻进去。)

原本墙高约一丈,后来为防丁毅,增高到两丈,底宽约近七尺,墙上泥土中夹杂大量中小河卵石,牢固无比,火炮很难攻破。

塞墙总长约700米,东起大甸子河岸,西抵山上,把一条顺河的沟谷,拦腰截断,全寨只此一道寨墙。寨墙北侧挑壕,壕深约1尺、宽约米。

沈世魁到后,塞门也被用石头堵死,清兵俱在塞中坚守。

七百米的塞墙上,每隔五十米有一个碉堡,用泥石和河卵石加沙包堆积,放一门炮。

此处共六门红夷大炮,比盖州的还多,皇太极为了运这几门重炮,二十多里路走了几个月。

这就很可怕了,沈世魁用望远镜一看。

寨墙前面六里路最难走,右边是河,左边是山,道路只有三米宽,全是崎岖山路,高低不平,有的坡度甚至达到六七十度,忽上忽下。

而皇太极的红夷大炮在二三里外就可以打了,且居高临下。

并且在进入塞门五百米后,两侧有点低山坡上,也有小炮,可以直接打击大路,等于是三面炮击。

这边要过去,就要等于一边爬山一边往前,行动会非常慢,不停的被炮击。

这段路如此难走,无论丁毅的火炮还是投石机,都几乎不可能打到,也很难运上去。

“特娘的,这地方难搞啊。”沈世魁身边诸将看后,都纷纷破口大骂。

“难搞也要搞。”沈世魁沉声道:“丁毅和尚可喜,应该打下海州了,如果咱们连个牛毛寨也打不下,岂不是东路军最垃圾。”

众将顿时大怒,谁敢说咱们东路军最垃圾?众人赶紧想办法,如何通过,或者用最小的伤亡爬过这前面几里路。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