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喜欢做就让她们去做。
但是她们不一定非得要在家中来展现自己的这种喜爱,可以在外面去为陌生人做一些事儿。
当她们为陌生人干活之后,这个时候她们可以非常直截了当的告诉陌生人,唉,我为你做这件事,你需要付给我多少的报酬?
如果陌生人愿意的话,那这交易就达成,如果陌生人不愿意,这交易就达不成了。
这也没有关系,天底下有那么多人,总会有人需要她们的!
有的人会觉得,唉,你这不是让人家的孩子去当丫鬟去当吓人吗?
不,可以换一个名称是去帮别人干事情,也是属于一种领工钱的活计,同时不用卑躬屈膝的。
因为大家都是付出了自己的劳动价值,然后再获得银钱。
而对方呢是收到了你的劳动价值,她同时在给予你一定的报酬。
你们双方谁也不欠谁。
如果事后任何一方觉得对方不适合继续干了,那就各自回家,或者各自去找新的合适的人来就行了!
也没有那么多的哭天喊地或者其她的情绪在里面。
但是如果她们把这些劳动价值放在自己家中,那就没有这么多的选择了呀!
也许她们一开始干的是挺开心的,毕竟是照顾自家的家人们,但一家人难免会有一些摩擦!
而且对于家人来说,如果照顾她们还要收钱,是不是就显得有一点点的不好了?不近人情了?
一家人讲究那么多干什么呀?就算她们的爹爹娘亲愿意在被伺候之后付银钱。
可也有很多时候会有矛盾产生的!
产生了矛盾怎么办呢?
也可以直接甩手离开嘛?
大概率是不现实的。
这是她们的家,她们没办法离开,而这个时候隔阂已经产生了,如果想要把她们修复,可能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也可能花费了很大的力气之后还是修复不好,这就非常的伤感了呀。
因此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让家人们之间的关系永远都是融洽的。
那就不要把自己的价值放在家里来进行实践!
咱们放在其她地方去实践呀!
就算与合作方产生的争执,大不了拍拍手离开,便是最多损失一点劳动价值!
然后事后再通过其她的方式进行弥补。
心情可能会坏一小阵子,但不会永远都不好的。
而家呢就是一个温暖,就是一个大家一起说说笑笑的地方呀。
那姑娘店里的店员们一开始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东西,只知道能够给予自己孩子什么,她们就尽量的给予尽量的给予。
让孩子们过得好一点,至于以后怎么办,她们一开始想的是要不随波逐流吧。
她们都已经经历了这样的生活,再让她们的孩子也经理吗?
好像有点不好耶!
后来她们发现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也挺好的。
如果孩子们向她们学习好像也没什么不好的。
甚至如果孩子们还要更出格一点,她们可能还会举双手赞成的。
她们这个娘亲会支持的,孩子们尽管的去做自己吧!
当然这些心理的变化都是有一个过程,都是需要时间的。
只要是在往这个方向进行改变,那就是可以的。
她们的孩子们也不会过得太差,她们的孩子们可能会在这方面以自己的娘亲为榜样。
瞧瞧她们的娘亲在那样的艰苦的环境中都可以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往外走,让自己以及家人的日子变得这般好。
而她们呢?起点更高,娘亲给她们创造的环境也更好!
所以她们只要想就可以慢慢的去实现自己心中的一些理想以及抱负。
那姑娘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现象就联想到这么多的事情,是因为她特别聪明特别厉害吗?其实并不是的。
只是因为她有足够多的同理心,她自己经历过这一切。
所以她能够以更加包容的态度去看这些事情,如果她自己有一定的能力,她也愿意出手帮助这些需要她帮助的人。
本来一开始她做这些事的出发点就是想要这些,店员们以后年老了也有一个归属,但后来她发现做这样的事儿可以给她带来更大的利益。
为什么呢?
本来一开始她建立了那样的一个为这些店员们养老的机构,她就没打算赚多少钱。
只要能够不亏本就行了。
但没想到竟然开始赚钱了,赚的钱还不少。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之中那姑娘在她的各个铺子里面公布了这一个计划之后,就有不少姑娘主动的加入,她们愿意把每个月所拿到的月钱中的一小部分都放进那个小小的机构里面。
一个姑娘的月钱也许不算多,但是十个,百个,甚至所有的姑娘的月钱都放在那里面了,那数目就有点大了。
外加这些姑娘的年岁都还小,在她们铺子里面工作时间也不算长,离她们去那机构里面领养老钱的时间还非常的长。
所以机构里面的银钱每个月都在增多。
当这些钱积累到一定数额时,那姑娘就会把它投入到某一些大概率以上都会赚钱的项目里面。
然后这钱经过一定的周转之后就变多了,这些多出来的钱当然也会属于这些姑娘们。
都会按照她们所缴纳的数额以及时长进行计算。
如果投进去的钱亏了怎么办?当然是那姑娘自己全权负责了呀!
项目是她看的,风险也是她能够承担得了的。
亏了她再把钱补上呗!
既然都是看的那成功率比较高的项目,自然也不会每次都亏了。
亏一次两次也是情有可原的,其她的情况都会赚的,当时她投进去了,那些钱也自然会赚回来的。
当然这还不足以让那机构变得更好,发展的更大,因为它铺子里毕竟人数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