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没有演出,庄有顺还要去拿班里新做的行头,叫两人安心休息,便早早出门。
白鹏飞和乔少山吃完早饭在屋里待了一阵,百无聊赖,乔少山拿了钱出门去玩,白鹏飞却嫌冷懒得出去。
他坐在床上突然想起昨晚庄祖业抱着书包回来时躲躲闪闪的神情,便进了庄祖业的小房间。
进屋他先摸了摸庄祖业的床底,果然摸到了一摞书。
白鹏飞不禁露出一脸了然的笑容,年轻人啊。
他吹着口哨坐到庄祖业的床上翻起那些书本,不过却很快失望起来。
庄祖业小心藏起来的那些书只不过是些话本和剧本,最刺激的也就是西厢记级别,更多的则是三国水浒隋唐之类的话本小说,这点东西值得这么藏?白鹏飞心想古代青年果然还是保守了。
他却没想到庄有顺对庄祖业的期望很高,如果让他知道自己家里唯一一个识字的孩子,整天上学不是读四书五经,而是在课桌下偷看戏文话本,一定会打断庄祖业的腿。
白鹏飞翻了翻那些书便没有什么兴趣的丢在床上。前世的白鹏飞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却很注重学习,一直都有看书的习惯。
庄祖业的这些戏文话本在白鹏飞看来,哪怕以古代小说的标准来说,也只是一些平平之作。实在没什么意思。
他想起前世的话本小说好像是明清才兴盛起来的,这年头大概相当于前世的元朝,话本小说的艺术风格还稚嫩着呢。
通过白罗汉的记忆,白鹏飞知道此时虽然读书人不受重视,但却是剧作家的黄金年代。关汉卿、王实甫等人都靠写作挣了不少钱。
他回忆了一下前世看过的戏文话本,当下坐到庄祖业的书案前,磨了些墨,铺开一张黄麻纸便开始写。
前世因为需要看老艺人流传下来的工尺谱,白鹏飞自学了读写繁体字,而且由于爱好的原因,还练了一手不错的书法,甚至在有点钱后还找关系加入了本市的书法协会。
当下他一番思索,便用毛笔蘸了墨汁,在纸上写下三个大字——牡丹亭。
白鹏飞想到要写剧本,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便是汤显祖的《牡丹亭》。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牡丹亭》自明代出现便被认为是划时代级别的巨作。所谓“《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白鹏飞作为曲艺从业者当然是看过牡丹亭的,而且看过不止一遍,不只一个版本。
他此刻写出的却不是汤显祖的原本,而是后世的一部二十九折昆曲本。
没错,他打算把剧本《牡丹亭》和原本一起写出。
《牡丹亭》是一本“案头剧”“文人剧”,即不由艺人整理,而是由文人在案头上完成的剧本。
汤显祖在写作时将传奇小说的写法用在了剧本上,写出的人物感情真挚,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他以文学的方式写剧本,写出来的东西文学性极好,但演出起来却十分困。
因为汤显祖把牡丹亭当传奇写,导致剧本奇长。
后世删繁就简的《牡丹亭》全本都有二十九折,需要连演三天,每天三个小时才能演完,而汤显祖的原本有五十五折,全部演完需要一个月。
戏曲固然也有连台本戏,但那都是三国演义、封神演义这种人物繁多情节复杂的鸿篇巨制,牡丹亭只是一个情节不太复杂的爱情故事,居然要演这么长,如果不是发烧友谁能看得下去?
所以牡丹亭在汤显祖完书前后,同时就出现了适合演戏的改本。而《牡丹亭》原本则几乎没有被直接演出过。
所以白鹏飞必须找一个戏曲版写出来。
而他选择昆曲版正是因为这是他自己觉得《牡丹亭》改得最好的版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