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请客那一天,唐家天不亮就开始忙起来了。
席面,是顾曼娘花银子专门请厨师回来做的。虽然这厨师不见得手艺有多好,可是人家是做惯席面的,会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不让主人家操心。
顾曼娘之所以花这银子还不是为了不想操这心。所以这银子花得,她根本就不心疼。
这酒席有人弄,这糍粑却得唐家人自己来。
要打糍粑,那就必须得先把糯米先用蒸子蒸熟才行。因为今天需要人量多,唐家几个灶都烧着火不说,丽娘那里,顾曼娘也让她蒸了一锅糯米。
先把锅里的一大锅水烧开,等锅里的水烧开之后,顾曼娘这才把糯米用水淘干净之后倒进锅里,等锅里煮开几滚之后,又把里面的糯米给滤出来,放在蒸子里面蒸。
想要把糯米蒸熟,可得费上好些功夫。天气热,顾曼娘一直在灶边烧火,那汗水跟雨似的直接往下掉。有时候实在是太热了,顾曼娘也顾不得其他,直接跑去打冷水洗脸,这样才觉得舒服一些。
顾曼娘在烧火的时候,其他人也不得闲。唐家没有石臼,得去别人家借。
借回来,可不能只放在那里就行了。还必须得用清水把石臼洗得干干净净的,要是石臼没洗干净,打出来的糍粑吃着可是会有沙子的。别看洗东西简单,可是要洗干净,可得费上许多的功夫才行。
这糯米蒸熟了,可不会马上就打糍粑,必须得等客人来齐了,才打糍粑。因为,这糍粑必须得现打现吃,要是冷了就不好吃了。
等家里的客人来齐了,顾曼娘就用盆子把蒸子里的糯米打一盆子,然后直接倒进石臼里。然后再由两个大男人用杵槌使劲捶打。客人都来齐了,所以找两个大男人出来帮忙,可不是什么难题。
这蒸熟的糯米得捶打得烂烂的,这样打出来的糍粑才好吃。
本来这打糍粑是男人的活计,先是唐大柱和唐二柱两个人先打,要是换着自家人吃,这两个人打糍粑根本没有问题,可是挂不住这量多呀。真让这两个人把所有的糍粑打好,那还不得累趴不可。
顾曼娘别的本事没有,就是力气大。所以等唐大柱他们累了,她就自己上场。因为她力气大的原因,别人一窝打下来花二十分钟的时间,她差不多十分钟就能搞定。而且打好之后,这气都不怎么喘。
糍粑打好之后,再用盆子把打好的糍粑装上。女人们再快速的把打好的糍粑用手扯成一小坨一小坨的。刚开始打出来的糍粑不但烫,还粘手。四川有一句话叫着猫儿抓糍粑,脱不了爪子。你就可以想象这个时候的糍粑有多粘水了。这个时候必须得用锅里的蒸子水洗手,这样就行。
每碗扯三个糍粑,再扯另一个。每碗扯好之后,就得在上面放上足足的白糖。如果家里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放一些其他其他甜的东西。不过,这个时代糍粑拌着白糖已经是非常奢侈了。顾曼娘他们用上足足的白糖,已经挺不错了。
这边打好的糍粑扯出来让客人们吃上,另一边,还正忙着打剩下的。不过,村里人来坐席的,基本上都不会吃,而是直接把自己那碗糍粑端回了家,准备给家里的老人或者孩子尝尝鲜。
这时就会看着,许多人往家里跑。看着挺搞笑的,可是顾曼娘却觉得非常的温馨。而且这样的温馨让顾曼娘非常的羡慕。日子艰苦,可是有人想着你,就算日子再辛苦,也会觉得生活是甜的。
等剩下的打出来,扯出来给大家吃之外,而剩下的,女人们又把糍粑做得非常非常大的一个,然后放在簸箕里面。放之前,簸箕上面得撒上一些包谷面,要不然就这样放在簸箕上面,到时候就会一直粘在簸箕上面,怕是扯都扯不下一来。
等所有的糍粑打出来了,顾曼娘总算是尝到糍粑是什么滋味了。对于糯的东西,顾曼娘的兴趣都不是很大。每次过年过节的时候,像过年的时候做圆包,她一般都是只吃一个。所以这糍粑顾曼娘也只吃了一个。
糍粑顾曼娘也是挺喜欢吃的,不过得看怎么做了。顾曼娘最喜欢吃用油煎出来的糍粑拌着白糖吃。
等剩下那些大型的糍粑,冷却,比较硬的时候,用刀把糍粑切成一小块一小块。不过,这时得注意的是,这糍粑可不能放久了。要是放久了,这糍粑就会变得非常的硬,到时候刀都切不动。所以,得好好注意一下。
切好的糍粑,放进油锅里炸,等糍粑变成金黄色之后,用筷子夹出来。这样拌着白糖吃,顾曼娘吃上一大碗都不会觉得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