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005年1月起,为纪念汉墓出土50周年,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进行一系列的复修工程,包括在墓室顶部加建一个使用铁氟龙物料制成的天幕,防止雨水造成的渗漏,减低被侵蚀的机会,耗资达100万港元。墓室过去都没有采取过任何措施去保护它,在1970年代香港的教科书所见,当时的墓室外围亦只是一个长满草的小山坡。直到1990年代后期,前市政局才在外加建保护设施,并在墓内装设控制湿度的装置。今日汉墓的墓室并不对外开放,但是市民可以透过墓室门的玻璃,一睹这个建于东汉时期的墓穴。
建筑特色
根据考古学家推断,该墓建于东汉时期。而于汉墓出土了67件文物,当中包括最少33件完整文物,例如屋舍模型和各种陶器及青铜器等。然而,汉墓中并未发现任何骸骨。
汉墓的布局为“十”字形,一共有4个墓室。墓室属砖室墓,由长40厘米、阔20厘米和厚5厘米的砖块砌成,而砖块刻有10多种花纹及文字“大吉番禺”,室入口道在正式出土前已遭破坏。墓室属砖室墓,由平均长40厘米、阔20厘米和厚5厘米的砖块砌成。大部份墓砖为素面,但亦部份砖块的侧面刻有10多种花纹及文字,包括“大吉番禺”、“番禺大治历”及“薛师”。
展览介绍
汉墓现时已成为了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一个博物馆。由于需要稳定汉墓内的温度和湿度,墓室并不对外开放,但参观者可透过装嵌在羡道门口的玻璃墙窥探墓室内部,参观者也可有汉墓旁边的展览馆,观看汉墓的地理环境、墓室结构和发现经过,以及汉朝时期的岭南文化。
香港着名的寺庙很多,不过汉墓,戴总还是推荐去看长沙马王堆的,毕竟那里还有着一具着名的女尸复原的样子,栩栩如生。
而且历史是西汉,比香港的要早很多。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王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湖南高官沙市。
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墓葬。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三棺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有木炭,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此外,还出土有保存完好的女尸1具,以及方剂书籍帛书《五十二病方》。
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3年5月3日,国家文物局将马王堆汉墓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2016年6月,马王堆汉墓被评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相比较下,马王堆的比李郑屋的汉墓出土的东西多了太多。
还埋葬的是皇室贵胄,一堆瞎扯,东汉时期,广东这边根本不怎么开发的好吧,来这里的肯定不可能太有权势和名望。
马王堆的汉墓是一个丞相的墓,里面的文物数量和李郑屋的不是一个等级,由此可以看出李郑屋的所谓皇室贵胄的墓的水分有多大。
香港可以去的景点太多,毕竟是一个影视综合的城市。
只能介绍很少的一部分,至于其电影拍摄地,那就是更加数不胜数了,那种景点算起来,不知道多少。
澳门和厦门作为电影拍摄地取景的地方就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