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上了楼道后,只见三楼口子那摆放一张长桌,桌后安坐一位四十岁模样文士。见到刘星一行人打扮模样后,那文士开口说道:“几个士子是来参加本届乡试的吧,老夫姓古,在此预祝两位士子高中榜首”。此人是老江湖,观人颇为有术,他一看就知道刘星和梁语是主人,后面是随从。
说完好听的祝词,此人呢接着又说道:“本楼的规矩,要在三楼入席必先过考校关。不知两位是赋诗,还是打对联,还是其他技艺?”。这文士说完,不紧不慢的坐回原位等待。
几个人互相对视了看了看,刘星说道:“梁兄,今天你是东主。这难关就麻烦你了!”,刘星嘿嘿一笑准备客随主便。
梁语也当仁不让,他说道:“就对联吧,请古先生出题吧”。看样子,梁语对这里真熟悉,连此人的姓名都知道。
古姓文士点了点头,从抽屉里取出一张宣纸。只见,宣纸的左侧上联写着: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先不说对联的内容,光这份宣纸就说明飞凤楼的品位不一般。要知道,一刀长四尺宽三尺的宣纸价格是整整一两银子!
梁语谨慎不妄言但也内秀,是个才思敏捷之人。他思量了一会,突然转头看了看站在刘星身边的吕灵又看了看刘星,执笔疾书道:子在左,女在右,世间配定好。
吕灵看了下联后满脸羞涩,刘星倒是无语说道:“梁兄原来也不是厚到人,拿我开刷”。
梁语笑道:“刘星有佳人相伴,人生快事何必拘礼”。他年纪大些,早看出吕灵不是简单丫鬟。梁语转头对古先生问道:“古先生,不知这联对的过不过关?”
古先生倒是性情中人,摸了摸自己的短须,笑道:“词句押韵,也应对情景,是上佳制作。诸位里面请!”。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刘星向梁语问道:“不知可有王善兄和邓宽兄到了济南了没,章程兄前些日子书写说是家中有事,还需过几天到”。
“王善的事情,你是知道的。他家境不好,这次估计也不会住客栈,也是找个店铺凑合住着。章兄家里离此地不过一天路程,现在离开考还有二十来天,他们家门路广不愁没地方住。邓兄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不知道到没到”,梁语侃侃道。
刘星点头说道:“说的也是,先不说他们了。梁兄这考前二十多天,有何打算?”。
梁语思量一会,吃了两口菜,慢悠悠说道:“乡试是朝廷礼部统一出卷,分三场考试,一篇经义,两篇策论。今年山东主考是巡抚张炳成大人,副主考是学政李尚来和道御史刘真。张大人是经学世家出生,但听说也不古板;李大人严苛谨慎,注重细节,笔法略有欠缺都会被筛除;刘大人嘛,不说也罢,咱门不得罪他就行”。
刘星点头赞同,这些信息和刘星安排人调查的差不多。张炳成如果古板就不会收他的马车;刘真作为道御史,却带头贪污,此人而且喜欢拿小辫子从下面官员那里索贿。如此看来,刘星还是安排济南的马车行驻点,主动给这位道御史他送辆车为好。要不,他要是给小鞋穿就麻烦了。
“梁兄,我思量着今年的科考出题会往哪方面倾向。历来科考出题也是国政向世人宣告的重要途径”,刘星继续说道。
“不错,这也是我担心的地方”。
两人商量一阵,结合时政把考题研究定位在安民,户政,军务三个方面。
安民很好理解,从天启七年到现在崇祯四年,流民就没消停过了。西北的事是闹得越来越大了,高迎祥的农民军时不时的出入山西和河南,一遇到大规模官兵围剿就缩回陕北。这整个北方的匪患不停。
户政也是要事,朝廷赋税不足,辽东前线军饷一直有拖欠;加上官僚腐败,小规模的闹军饷哗变就没停过。而西北不管是剿匪还是招安,都需要钱粮。
军务也可能会考,明朝一直是文官掌兵武官拼命的制度。所以,考题里很快会问及士子们对军务上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