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会的几首吉他曲目,没有几首,而王博却不一样。
王博的父亲是专业音乐出生,组过乐队,是职业的鼓手与吉他手。
母亲又是音乐学院的音乐从事者。
从小耳濡目染,论是乐理,乐器以及经验都远超张浩。
就拿弹吉他来说,同样是一首两人都没见过的曲目。
张浩要一边看着乐谱一边看着吉他,一点一点,一段一段的,慢慢才能弹奏出来,中间会出现很多卡顿和不连贯。
而王博只要看着乐谱,就能直接的弹出,经过两次的尝试后就能完全的弹奏。
经过一个小时的熟悉后,他甚至连乐谱都不用了,基本上就能短期内将乐谱记了下来。
每每看到这一幕,张浩都觉得无比的炸舌。
同样是人,怎么差距这么大呢?!!
于是愈发的崇拜博哥,奋力的向博哥讨教着。
两人就在这欢快而又热闹的气氛中一边讨论一边学习,偶尔也会有音乐社的其他社员加入到其中。
这几天常常都是如此。
看着博哥周围的社员们,看着他们不断的讨论学习,让张浩有些唏嘘。
记得上一次花这么长时间,花费着么多精力的去学一样东西,这么认真的讨论时,还是在高中那会儿,即便是专升本那会儿,认真的态度也没有这么充足。
短视频平台的出现和碎片化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外面的世界一直都在向着快节奏发展。
有了即时通讯后,虽然让交流变得方便了,但随着交流的不断频繁,有时也会有一种深恶痛绝之感。
仿佛已经不是你在使用这个工具,而是你被这个工具所驾驭。
如果你长时间不看手机,你又怕错过别人给你发消息,免得同学,朋友之间因为沟通出现矛盾。
要是长时间看的话,你的精力又会被牵扯在上面,无法做其他的事情。
只能通过手机上其他软件的消遣来打发,或者就是打开手机后不自然的就被手机上其他的有趣的内容所吸引走。
每天的生活都充斥在高速的,碎片化的,虚无的信息世界之中。
而社团里面人与人之间当面的交流,利用一下午整段的时光来学习一样东西,交流讨论一些事物,这种愉悦感和沉淀感,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畅快。
原来有些社恐的张浩,面对那种虚无时,能够让自己心安静下来的往往都是深夜后,一个人远眺着深夜城市的霓虹,或是在家乡楼顶仰望夏夜的繁星之时,才会慢慢能够让时光慢下来。
让人感觉不再那么烦躁,给人一种松快,舒弛之感。
人只有静下心来,才能用自己那微不足道的耐心和精力用于学习和创造。
以前张浩喜欢在小破站刷余华老师的搞笑视频,记得曾经看到过这么一句话。
“无人问津也好,技不如人也罢,你都应该安静下来,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让烦恼和焦虑毁掉你本就不多的热情和定力。心可以碎,手不能停。该干什么干什么,在崩溃中继续前行,这才是一个成年人该有的素养。”
现在的张浩虽然不能全然理解,但是其中的一二也算是有了略微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