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乐迷和粉丝们就很相信真实的生活就是这样,或许正是在之前困苦的时期王博帮助了张浩,所以当他去参加《好声音》比赛的时候,张浩也义不容辞的站了出来。
很多人都在歌颂着友谊,却都想要让别人无私奉献,朋友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帮自己,只想着自己。
但是他们从张浩的口中得出却是,正是他在需要帮忙的时候,王博伸出了的手拉了他一把,所以后来他才有这个能力帮助王博,同时当时他也很愿意。
而正是这么一个良性循环,所以王博在《好声音》上演唱的都是张浩之前在乐队所写的歌,以及专门为他所写的新歌。
王博不仅成功的获得《好声音》的亚军,被许多的音乐公司看中,同时也因为这样的行为让张浩进入了一些公司的视野。
而王博也也顾念着友情,也借着自己当时风头正劲,所以最终也让公司签下了张浩。
这是一个典型的互惠互利共同进步的故事,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作为音乐上面走的更早更远的王博,在张浩还在微末的时候发现了他音乐上的天赋,并给予了帮助。
也因为王博的这一举动,让张浩真正的发现了自己音乐的才能,他们的乐队因此而成立。
王博因此而获得《好声音》上面好的表现,张浩因此而能够一下子从外行跨入到音乐圈。
或许在看到张浩这么真诚的采访之前,很多从他们两人不同角度看待这样问题的人,都觉得他们其中一方其实才是受委屈的一方。
有些人觉得王博这么不留余力的帮助张浩这么一个门外汉,还把他拉入到了自己的音乐公司,把自己表演名单里面的助理名额也给了张浩,平时在公司里面也尽量为张浩争取各项资源。
明明王博已经出道了,干嘛还要再管一个当初只是学校里面一起玩耍的乐队队员?
或许有的人会觉得张浩明明帮王博写了那么多首排行榜上有名的歌曲,但是王博却从来没有给他一首歌的报酬,也没有帮他真正的扬名,没有给张浩出道的机会。
而等到一有事儿的时候,参加另外一场比赛的时候又喊来了张浩,实在是太可恶了,简直是资本家。
可是等到他们看着这个视频,看到过半的时候,他们才能觉察到张浩和王博之间的友谊。
他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之间积攒下的人情和欠下的东西,早已经不是简单的就能理得清的。
王博在张浩最需要信心,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站了出来,帮助张浩正式的走进音乐世界,而作为当时演唱能力更出色的他,为了培养张浩的自信,最后还将主唱的位置让了出来。
在张浩需要钱的时候,他没有直接拿出钱,而是给了张浩一份工作,既维护了张浩的尊严和体面,同时也让张浩能够继续在音乐上面的深造。
学习音乐切记半途而废,尤其是张浩在打基础的阶段,两个月的荒废,再加上辛苦的劳作,很可能会导致张浩后面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弥补。
《好声音》决赛巅峰之夜的舞台,公司里面的歌手和很多其他的艺人都抢破了脑袋想要和王博交换资源,而王博为了能够让好兄弟进入公司,有一个好的并且显眼的履历,最终将帮唱的位置留给了张浩,最终在力排众议下帮助了张浩来到了现在的公司。
作为自带流量并且第一次出道的新人,王博最终很大胆的将第一张专辑主要的几首音乐都交给了张浩制作,充分的给予了信任,同时也让张浩在公司里面得到了一些威信,不再让别人觉得他是关系户。
同时王博父子还在公司里面为张浩提供了很多可见或者看不见的福利,这些都让张浩无比的受用,正是这一路上王博不断对张浩的帮助和投资,才让张浩一路默默吸收着,成为了一名职业的音乐制作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每当王博需要帮助的时候,张浩总会在第一时间就果断的答应了王博的要求。
虽然这个访谈说是采访张浩,但是前半段的采访里,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校园还是职场,正好话里话外总是会出现王博的身影。
观众们看到这里,仿佛从张浩那平静而又坦诚的话语中听出他们那深厚的友谊。
真正的友谊,绝对不是单方面的付出,也不是单方面的索取。
而是相互之间帮助,相互之间互惠互利。
或许短时间内有一方可能会有些损失或者所谓的得不偿失,但是当他们将这整个事情理清楚之后,放长到所有的时间段之后,你会发现没有输家。
张浩和王博都是赢家,是真正的双赢。
他们在收获了彼此之间的友谊时,同时也让自己的事业更进一步,也让他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的紧密。
或许他们真正认识的时间不如很多邻居或者亲戚的时间长,但是他们所经历的事情,他们待在一起的时间,所追寻的理想甚至梦想都是紧密的,所以他们才能在认识不到两年间成为了无话不谈的至交好友。
或许他们之间成为好朋友,最初可能是因为意外,或许可能是客套,可能是因为利益,但是在这么多时间的相处后,真心的付出后,这些早已经分不清了。
此时不论是王博的乐迷还是快乐星猫吧的成员,都对张浩所描述的王博有些向往。
他们也希望有一个像王博这样温暖亲和,照顾别人感受,同时也足够优秀的朋友。
想有一个这种是能够完全把后背交给对方,也能够得到对方信任的伙伴。
在他们更喜欢王博的同时,他们也不知不觉间慢慢的一直在对张浩改观,都不自觉的喜欢上了这个有些害羞面冷的男生。
他们发现张浩其实是一个心思很细腻的男生,就像主持人在标题上所形容的那样,像猫。
平时不知道和别人怎么沟通,有些内向的将别人拒之门外,这些仅仅只是张浩一种被动保护自己的机制。
很多内向和社恐的人在看到张浩这样描述和表达的时候,也仿佛都看到了一些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