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武卒是吴起亲自训练的士卒,他们的作战方法和其他普通士兵不一样,在整个大夏,只有长期跟随吴起的颜良懂得怎么指挥这些武卒,其他人,一窍不通。
可颜良不要说不在江州府,就是在,也不过是一个莽夫,完全不成气候。
所以李牧直接带领着自己的大军,朝着江州府大营围了过去。
……
突如其来的大唐部队彻底让李严慌了,在颜良带领五万武卒平叛之后,江州府大营中,就剩下三万武卒和六万普通士卒。
虽然听起来有将近十万人,可是大唐的阵势惊人,李严看着对方的大军,心中完全不知道是该战还是该撤。
犹豫不决的李严终于彻底断送掉了这些大军的最后一丝希望,当李牧将整个江州府大营合围之后,战争自然也就开始了。
李牧的准备很充足,他知道奇兵天降的效果,敌人此时一定处于混乱状态,要是给他们时间,让他们慢慢平静下来,反而会增加攻打的难度,于是,他直接让部下猛烈攻击营寨。
李敢、李陵,侯君集等将领亲自带领着麾下的精锐,专门往那些普通士卒守卫的地方冲去。
在李牧的猛攻之下,江州府大营连一天时间都没有坚持下来,在当天下午六点的时候,侯君集就亲自突破了大营的一角防御,攻了进去。
李严在看到大势已去之后,便无可奈何地选择了投降。
那些普通士卒一样投降了,但是,那三万武卒,却依旧选择了战斗。
这些由吴起训练的精锐士卒对于大夏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忠诚心,吴起虽然已经不在大夏了,可是他对于这些武卒造成的影响却一直在。
面对着负隅顽抗的武卒,李牧没有任何犹豫,直接下令继续进攻。
只不过,这一次进攻起来,可就没有先前那么顺利了。
武卒的战斗力很强,加上在吴起的统领下,他们战斗的次数不少,积攒了丰富的战斗经验,而且善于合作,即使之前的战友死掉了,他们也可以和一个完全陌生的武卒合作,两者之间的默契,居然丝毫不受影响。
加上武卒们的顽强意志,这不到三万人的残余部队,却让李牧的大军花费了比那六万大军还要多的精力和时间。
至于死掉的人数,那就更多了。
侯君集在战斗到一半的时候,不信邪地集中了五千人的玄甲军,打算正面冲垮这些武卒的军阵,但是,当那些精锐骑兵失去速度,被武卒困在中间的时候,就只剩下屠杀了。
这些精锐的骑兵在步战时,完全被武卒碾压。
双方的战斗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随着最后一个武卒倒在了血泊之中,这场江州府的大战才落下帷幕。
之后,在李严的劝说下,整个江州府,很快便落到了大唐的手中,这其中,还包括吴起为攻略大唐而储备的大量粮草。
江州府迅速陷落的消息一传到临安府,窦建德当场就瘫在了地上,这位曾经的枭雄,还没怎么来得及享受重新执掌大权的喜悦,就先后遭遇了武阳府叛乱和大唐入侵的不顺。
这会儿在知道江州府迅速陷落,李严投降的事情之后,彻底傻眼了。
他这才明白,吴起才是他的护身符,而他,却亲手将这个护身符给摘下扔掉了。
这个已经看到自己末路的诸侯随即试图挽救这个已经十分不利的局面,虽然吴起已经没有了,江州府大营的近十万大军也没有了,但是,他还有颜良,还有五万武卒,这些兵力,应该能够守住临安府了吧。
应该能吧。
窦建德的心中不断安慰着自己,当初吴起能够凭借五万武卒守住四十万匈奴人的攻击,那么,他也能够依靠这五万武卒守住自己的最后基地。
而且,在他的旁边,可还是有一个盟友的,大周已经统一好几年了,他们的实力,远比大唐还强,只要他们出兵太原府,一定可以逼李牧退兵的。
对,请大周出兵太原府。
就像是找到了救星一样,窦建德踉踉跄跄地走向旁边的书房,打算立即写一封求援信。
可是这个时候的临安府,也发生了一场剧变。
曾经投降窦建德的薛举和薛仁杲父子,在看到窦建德已经兵败如山倒后,便开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他们如果继续跟着窦建德,那必死无疑,不如利用其头颅投降大唐,还有可能保全性命。
而这样的想法,很快便得到了临安府不少官员的认可。
在当初清洗完临安府的官场之后,曾经被罢黜的官员们再度被启用,这些人执掌权利之初,并没有要背叛窦建德的意思。
毕竟罢黜他们的主谋,是那已经离开了的吴起,而不是窦建德,只不过,当临安府陷落之后,这些人便开始担心起来了。
到了现在,当初参与弹劾吴起的官员们都知道了,郦食其完全就是大唐的人,专门用来离间他们的间谍,这下子,他们就开始慌了,毕竟当初,郦食其还是他们引荐给窦建德的,这要是追究起责任来,他们岂不是都跑不了?
一想到死亡的命运,这些官员们便立刻起了其他的心思,要想自己不死,那么,就只能让窦建德死了,于是,他们和薛举一联合,直接就开始造反了。
这些官员的权利很广,在他们的联合下,薛举和薛仁杲父子轻松就获得了临安府的兵权,他们带着大军直接攻进了大夏王宫,于是,窦建德自己的求援信还没有写完,就直接被薛举和薛仁杲带兵围住了。
看着王宫中那些锋利的兵刃,窦建德脸色灰白一片,他不断扫视着那些背叛自己的官员,在他内心深处,他甚至还想亲自质问这些人,到底他哪一点对不起他们,从而导致这种局面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