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次的劫掠中,闯军队伍如同滚雪球一般迅速壮大。
闯军在江淮地区迅速壮大,可此时淮河以北的史可法却陷入到十分尴尬的境地。
由于罗山知县的贪得无厌,导致闯军在极短的时间内渡过淮河,这时间短到整个淮河以北的军队压根就没反应过来,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卢象升。
当然这倒不是说卢象升后知后觉,而是猪队友实在太坑了,只要老老实实收缴船只就能挡住闯军,可罗山知县非要骚操作,最后把大家伙一同拉下水。
可事情既然出了,那就得要解决,毕竟卢象升还是五省总理,名义上来说整个江淮还是他的管辖范围,可关键是朝廷刚刚将史可法升任为钦差副使,专门负责江淮地区的防务。
朝廷提拔史可法为副使明显就是分他的权,如今史可法负责的罗山县出了这么大一个篓子,那最该追责的是史可法啊。
所以这个时候卢象升就很尴尬了,如果这个时候带兵渡过淮河追击闯军,那不仅是打了史可法的脸,还很有可能被反咬一口说就是因为卢象升指挥失误才导致闯军南逃,因为在东林党人的嘴里,如果不是你卢象升的错,那你卢象升干嘛这么积极的出兵?
所以这个时候并不是卢象升出兵的最好时机,可要卢象升眼睁睁的看着江淮地区的百姓就这样被闯军劫掠,那他就不是卢象升了。
“东翁,我不是反对出兵,而是反对这个时候出兵,我们这时候应该尽快联系上史可法,最好是由他给我们来一封求援的文书,我们再过河也不迟。”赵长庚见卢象升执意要带兵渡过淮河,立即苦劝道。
赵长庚的意思很简单,只要史可法来文求援,那一来可以避免二人之间产生误会,省的到时候有人污蔑史可法独断专行。二来也可避免东林党人翻脸不认人,污蔑是因为卢象升的指挥不力才导致闯军南逃的。
卢象升闻言不禁陷入沉思,可以说赵长庚的这个意见是最为稳妥的做法,只要按部就班的执行,即便朝廷后面追责,他卢象升也不用背锅,最多治他一个治军不严之罪。
可这法子对卢象升而言是最为稳妥,但对江淮地区的百姓则是一场灾难,如今闯军在江淮地区大肆劫掠,多拖一日,江淮地区的百姓就多遭受一日的苦难。
“长庚,无需多言,即刻出兵,渡过淮河后直接追击闯军。”卢象升思虑片刻后决定道。
赵长庚闻言不禁陷入一阵失望,毕竟追击刚才一番话可是真心实意的为卢象升着想,没想到卢象升丝毫不领情,坚持即可出兵南下。
“长庚,有些事过的去天下悠悠众口,可过不去自己午夜梦回,如果不出兵,他日南下我们有何面目去见江淮百姓。”卢象升语重心长的向赵长庚解释道。
“好吧,我即刻回去安排。”赵长庚长叹一声后答应道。
不过此时此刻,赵长庚心中的那点怨气也早已消失不见,反而心中对卢象升又多了几分敬重。
也许正是卢象升的这种“不合时宜”,才让赵长庚心甘情愿的跟在他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