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表示自己很无辜,很无奈,又被人插了!)
刘晨不得不把自己心里的疑问跟冯老师说了。
结果冯老师跟刘晨说,不是他的要求高,而是刘晨对这个技术总监的想法太多了!
冯老师还给了刘晨一个建议:
一个成熟的大型互联网产品的立项,到产品做出来这个过程,时间肯定短不到哪里去,让刘晨不用执着的急于找一个技术很强的技术总监。
之前面试的那些人,完全可以先开始按刘晨的设想去做产品,然后从实际工作中,再看技术人员的表现,说不定哪一个就合刘晨的心意,坐上技术总监的位置。
因为单单通过一个简单的面试,是很难完整地评价一个人的技术水平,只能看一个大概。
刘晨接受了这个建议,他让冯老师给他列了一个名单,从前些天面试过的十几个应聘者中,挑选出最适合做技术主管的那一个。
结果冯老师给了他三个名字,告诉他,这三个人随便哪一个都能胜任一家新成立的网络公司的技术主管。
刘晨再次拿起这三个人的简历以及面试评价,最后选出了一个叫白小星的应聘者,让赵子健去联系他。
同时,刘晨还让赵子健联系参加过面试的人,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成为公司的普通技术人员。
在待遇方面,刘晨知道如果自己开的工资不高,很难让这些来应聘技术总监的人留下来做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
所以,他承诺开出的薪资,比同行业的平均水平高出30%左右,并且还给他们画了一个大饼——只要表现优异,都有机会获得公司的股权。
至于技术总监这个位置,虽然暂时还是空着,但他还是联系猎头公司那边,继续帮物色合适的人选。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刘晨一心想找的技术总监没有找到,猎头公司却帮他找了一个非常优秀的产品经理。
这个产品经理曾经在企鹅公司做过,但因为他跟公司的一个管理人员产生了很大的矛盾,觉得在公司做的很不开心,所以就离职了。
技术方面刘晨是不懂,但是说到产品这一块,以他后世十几年对各种网络产品的见识,很容易就看出一个产品经理行还是不行。
刘晨和这个产品经理做了一次深入的交流,发现产品经理的理念很超前,他提出来的一些想法很有意思——虽然这些想法在刘晨的认知中并不新奇,但是对于06年这个时候的很多人来说,有点无法理解他的理念,但是刘晨能理解和接受,乃至欣赏!
他跟这个人谈了两个小时之后,就当场拍板,就他了!
由于刘晨开的薪资比较高,那些来应聘技术总监的人,最终还是有5个人留下来,其中一个是技术主管,另外4个成为普通的技术人员。
除了招技术人员之外,赵子健也没有闲着,他还按照刘晨的要求,开始搭建公司的架构,各个部门的人都开始招。
但因为临近过年,招人实在不太容易,想要公司正常、健康的运作起来,起码要等年后招到足够的人,才能实现。
对技术部门和产品部门以外的员工,刘晨暂时并不是那么在意。他现在主要的任务是赶紧开发微博这个产品,不然如果到时被新浪赶到前头,那就尴尬了。
用了半个月时间,刘晨和赵子健把技术部门和产品部门搭建起来。两个部门的新员工加起来将近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