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皇后冷眼看着跪在地上的六局二十四司的女官们,让她们将自己的官职和职务报上来,让众妃嫔认识认识。
素修一听皇后如此说,不由得竖起了耳朵,细细聆听。
位于左侧首位的是尚宫局的两位尚宫,身后的是六位女史,两位司记,再往后是司言、典言、司簿、典簿、掌簿等各两人,这些人是尚宫局的核心,尚宫局又是六局中最重要的,平日里负责佐助中宫,相当于后宫中的“宰相”。
中间站着的两位尚仪,罗尚仪是素修唯一认识的一个,旁边身穿同样衣服的女官倒是比罗尚仪白些,面目也好看些,尚仪局的女官来得全些,包括彤史在内的二十八人全部到齐,占了大半个地方。
最右侧站着尚服局的长官尚服两人,另外还有司宝、典宝、掌宝各两人,她们主要是负责收纳受命宝和册封的文书等物件,其余掌管宫内服饰、仗卫之器的女官并没有来。
往后一侧站着的是尚食局的长官——掌管御膳、御药和宫中四季需求的尚食,两人,其余还有司膳、司药、典药、掌药等各两人,司药、掌药、典药等人便是后宫中的“女太医”,太医署的男人们不方便入后宫为妃嫔们诊治,于是就滋生了这一官职,专为内命妇们看病开药,责任之大重于泰山。
来的人数最少的,便是站在最后面的尚寝局与尚功局的女官,仅仅来了局里的五品长官,两局人数加在一起也只有四人而已。
素修审视完毕,将心思和目光放在王皇后的身上,看她朱唇似启非启,美目流盼,真是让人摸不到她要如何开场。
六局二十四司的女官们话音刚落,王皇后便轻轻起身,似笑非笑道:“嗯,一个不少,本殿要找的人都到齐了。本殿便在今天将话都说明白,省得天天都有故事——这大明宫该整治整治了,本殿虽然才来两个月,但看到宫内乱象丛生,无一地方让人舒心,很是焦急,想着妖妃惑主,糟践了大明宫十几年,如今要整改,便得从头开始。还需要诸位助我一臂之力,我才能成事。
本殿看着这大明宫有几件必改先改之事——第一件事便是用度过多,条目不清,我看了尚寝局、尚食局、尚功局、尚寝局等四局送来的名册,有些开支去向不明,有些则重复几次,有些则干脆不详,虽然只是两年来的册子,但也可见这方面的混乱,不整改是不行的——这些条目每年会增加多少款项,浪费多少钱财,无法想象,年岁已久,如今也急不得,慢慢来便是,诸位不必着急;
这第二件事便是宫内人数太多,往年只有选进来的,鲜少有放出去的,不但增加开支,还让百姓有分离之苦,今后也得改了。宫中之事,用不得许多人——本殿记得,光是尚宫局名下就有三百三十四人,尚寝局名下五百三十五人,诸位卿家管理起来较为艰难,精简一番,去杂留贤,卿家也便于管理;
第三件事仍是宫人难题,旧年无序无统,各位卿家管理大明宫劳苦功高,但圣人还有三件纰漏,咱们这些凡人更加如此——以往宫人过多,分工不明,没有平均,奖赏不多,今后也要一并改了,务使能者有赏,懒者有罚;
第四件事是简奢事,我刚才所言两局名册混乱,其实不唯两局如此吧,在此多说一句——今后各项用度开支须得报与我,我审计完了,批给你们,才能去领,每一项的开支务必记下何时用,昭阳殿审也没审——
第五件事最为重要,对于诸位,本殿有些耳闻,但本殿不会信,本殿会看看你们的作为,再来定夺——诸位卿家都是五品六品的女官,宫中的女杰,有些事不必去做,做了反倒会毁了自己的名声与前景——做到这个位置上了,还有什会比善始善终更重要呢?——诸位卿家事务虽然繁忙,但每日必须来昭阳殿,与本殿议事,不论大事小情,都可报与我。
第六件事是先时宫中人爱嬉闹,久无礼仪,今后不许如此——你是哪种身份,便做哪种事,凡是不循规蹈矩者,杖责五十,逐出宫廷——便在我这昭阳殿行刑,诸位可来观瞻。”
王皇后滔滔不绝的说了许多,其间不乏踱步昂首,气度自然,恩威并存,每一句都在理,条理很是清楚,素修不由得连连点头,频频回味每一件事。
王皇后轻轻咳了咳,挥起手臂,指向刘昭仪,道:“后宫事多,我自然理不过来,宸妃微恙,不便常常劳心费力,昭仪心细,本殿特准昭仪与宸妃,共同在昭阳殿议事。”
宸妃微笑颔首,道:“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