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皇后和刘昭仪大有对立之意,就连平时不关心后宫之事的萧婕妤也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多想了几下,素日酷爱谈天论地的萧婕妤在面对波澜不惊的素修时,没有忍住分析王刘二人的心,将素修准备挥毫泼墨,写诗的纸张夺走,嘴里道:“你就不想知道王、刘二人不和的内情吗?”
素修笑着看了看萧婕妤,道:“看你这副样子,听你这副语气,你竟是个大明白人?”
萧婕妤点点头,道:“那可不是,我虽然不想过多的关心她们两人之间的事情,但我毕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不想去多了解这些人都不行——以前我还在家中时,最喜欢的除了在书阁看书,就是去街上听人说话本,话本的内容虽然大致一样,但都文采斐然,引人入胜,让人听了不想忘记{——平城这边的话本呢,内容最多的就是关于他们王家、刘家、赵家}、李家、艾家的事情了,大都只是揣测,很多不符合事实,但听的人都是心满意足,回去之后还会津津有味的说与别人听,渐渐地,满城的人都喜欢关心她们那些人的一举一动——我是这里的人,不能免俗,我爱的是超然脱俗,不同于世人的文章,可也爱这些凡夫俗子的恩怨——才人你从楚国来,楚国的故事只比这儿多,不比这儿少,想必你也在心里想了千遍万遍关于王、刘二人的故事了,但你却装作不在意的样子——
才人你的年纪虽小,心却不小,装的故事与心思也多,不如你说出来给我听听,我可以减轻一下你的负担——你年纪轻轻的,不要太有负担了。”
素修笑道:“你又冤枉人呢了,我才没有多想关于王皇后和刘昭仪的事情呢,是你多想了才是,是你多想了之后,憋在心里很难受,想要说出来才是——你也年纪轻轻的,也不要太有负担了,我很乐意倾听你的看法,听完之后保证忘到九霄云外,一个字也记不得。”
萧婕妤笑道:“其实你也很想听的——咱们待在这大明宫里,哪里也不能去,一年年过去,会疯掉的,只能找些乐子来满足一下自己空虚的内心啊——你不说,我就说与你听了——王、刘二人以前关系好,现在关系疏远,完全是合乎情理的——两人已经不愿意保持以前的关系了,自然会越走越远——”
萧婕妤的声音变得小了,道:“王皇后和刘昭仪这两个人,我一个都不喜欢,但论起最不喜欢的还是刘昭仪——王皇后其实也很可怜,早年生了几个儿子,可都早早的夭折了,之后成贵妃、李淑妃专宠,再没能生下嫡子,拖到今日,年纪一大,更加不可能生下嫡子了,而刘昭仪则仗着生了平王,处处争强好胜,以前故意接近王皇后,与王皇后情同姐妹,别人都看出了她的司马昭之心了——她打的如意算盘就是跟王皇后好,让没有儿子的王皇后接受她的儿子,这样一来,没有儿子的皇后有了儿子,就可以保住位子,刘昭仪她也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享受太后的尊荣,这在刘昭仪看来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我揣测一开始王皇后也是这样想的{——
可后来,太子成为了皇帝,太子妃成了皇后,刘良娣当了刘昭仪,本可以继续下去的情分却一天比一天更淡了——我听我哥哥弟弟说,现在外面的人都在催促陛下早日确立太子的人选,更有甚者还要求废掉无子的王皇后,改立李淑妃为皇后——各种意见都有——
这些传言一起,王皇后和刘昭仪的关系就越来越淡了——我想应该是刘昭仪对于王皇后久久不向陛下表态,收养她的儿子,立她的儿子为太子,有些怨恨皇后,而皇后因为外面的流言很是针对她没有儿子这件事情,即使外臣催促皇帝确定太子人选,还要求立李淑妃为皇后,王皇后还是觉得释放出这些消息的人一定是镇国公府的人——这分明是在声东击西,旁敲侧击,皇后不愿意,昭仪有些恨,两人分道扬镳是一定的了,除非两人之中有人妥协——”
萧婕妤最后重重的说了一句,“我猜她们是不会和好的——她们都是争强好胜的人,都不会为彼此让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