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修道:“公主皮肤白皙好看,身量纤细,在一众公主中是非常出众的,但公主脸色之白皙除了有自身的原因之外,还应该是与公主的身体状况有关——听人说公主常年待在大殿之中,不轻易出门,几次节令也只见其他公主们迎送花神,穿针引线,却未见公主,我便想着公主应该是不喜欢外出——常年久居殿内的人会减弱元气的升降出入,元气受损,会涉及五脏,五脏是储藏人之精气的,尤其是以脾肺肾为主。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调水道,肺气虚弱之人,容易感染风寒,声音低怯;肾居腰府,藏精气,司二阴开合。精气充五脏而上荣于脑髓。肾气亏虚,失于荣养,则会四肢乏力,失眠多梦,脾居中焦,主运化、司升清、统血行。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久而久之,人会消瘦,倦怠无力,越消瘦,越倦怠无力,就越不想吃饭;心主血脉,藏神明。心气亏虚,不能鼓动血脉,亦不能养神,故而会出现心神不宁的状况,也会出现在重要场合之中走神的事情。
阳气虚则会出现面色发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的状况。
记得那次初见公主,公主很是高兴,放了一会纸鸢停下以后,我就看到公主气喘吁吁,说话也是有气无力,眼里也没有什么精气神儿,所以就想着公主乃是体虚气虚——公主清瘦如此,更要爱惜自己,好好调养才是。”
很显然,郗国公主是听进去了这一番长篇大论的,素修说完后就朝郗国公主抱以和善的眼神,关心的姿态,郗国公主抬眼望着素修,道:“小公主有福气,有才人这样一个心思缜密的母亲事事关心,难怪小公主可以长得如此粉嫩可爱,健健康康的——才人是将所有的不好的都给小公主排除了——我这个没娘的孩子,气虚就气虚吧。
唉,我也不懂什么是气虚,听宸妃娘娘说我娘和我一样,也是身体瘦弱,年年咳嗽不断,我娘好强,不想吃药,一直拖着,最后不能治了,留下我和哥哥两个人和宸妃娘娘一起过——我这是在娘胎里带来的,治不好了,我倒希望自己得个大病症,一下去了,也省了许多烦心事,宸妃娘娘也不用时刻担心我了,哥哥也就没什么牵挂,可以去做他自己的事情了。”
素修听得有些心惊——郗国公主李慧师的年纪还那么小,身为燕国的公主,虽然不是唯一的公主,但身份地位都是很高的,而且在燕国,皇室宗族以及能和皇室沾边的人都是要比其他的人要“高一等”的,就算是宰相,见了皇亲国戚一类人都要行礼,以示尊重——郗国公主就算早早丧母,有宸妃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尊贵的皇女的身份,在这个年纪应当是享受生活的,而不是一心想得个大病,一死了之啊。
郗国公主的悲观影响了素修——素修将自己代入了可怜的郗国公主——如此一想,郗国公主想一死了之也不是没有道理——公主那么多,她也不是最受父亲宠爱的一个,亲生母亲已经死去很多年了,亲生哥哥在宫外已经封王开府,不能时常进宫陪她了,养母宸妃即使再好,也比不过亲生母亲的关怀,何况宸妃还有自己的儿女要关心,还有自己的烦心事要担心——一心不能二用,对于郗国公主的爱护与照顾肯定无法非常到位。
需要关爱的郗国公主没有得到关爱,自然就会产生厌倦世俗的心理。
素修与郗国公主相对而站,郗国公主望着素修怀中的小公主慧元,素修则看着郗国公主,两两沉默无语,各自有各自的想法。
武思远在这时甩着快大干了的衣服,带着一群人朝素修和郗国公主这里奔,跑得快的武思远率先来到了素修和郗国公主的面前。
武思远低首道:“公主,仁寿殿的人来接您来了——下臣适才到掖庭宫,碰见青萍姐姐在尚宫局,下臣便将公主在太液池边一事告诉了青萍姐姐,青萍姐姐很是着急,带着医女和宫女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