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神庙正殿行完礼后,素修原以为就可以启程回大明宫了,坐上马车,只见马头调转的方向不是下山的方向,而是朝更远处行走的意思。
素修拉着萧婕妤的手,边往外看边问道:“婕妤可知道这又是去哪儿?”
萧婕妤只将眼睛瞥了一下,淡淡道:“不过是去望山上的行宫里罢了——先帝在世时,只要身体健康,条件允许,都会携领后妃及宫人、文武大臣们到望山来住上一段日子,望山的名字也好听,名望之山,望族之山,环境优雅,不止先帝,就连平城坊间的富户们也都很喜欢这里,在秋日和冬日时,先帝有时会开恩,让城中一些颇有贡献的富户住到望山上一段日子,听人说,在平城里都有这样的说法呢——不愿意要万两黄金,只求一住望山。”
“什么贡献那么特别,先帝会允许那些富户住到望山上?”郗国公主抬头问道,这里可是皇家禁苑,按理说是闲杂人等不得出入的,先帝怎么会让一些富户住进来呢,根本不合乎情理。
“当然是交给朝廷的钱越多,就越忠心,贡献也就越大了。”萧婕妤笑道。
“名望之山——这便是这座山的来历吗?”素修总觉得这名字的由来很是不好,充满了命定之感,很像是后来胜利者在此遇到了转折,给起的新名字。
萧婕妤叹道:“当然不是了,望山并非是名望之山的简称——这是个很凄凉的故事——还在前朝魏国时,天下百姓劳苦不堪,徭役甚多,家家户户都有男丁死去,不是死在修建宫殿的工地上,就是死在拉龙船的河里,再惨的就是远处打仗,生死未卜,几十年都不能回家的——那时候,百姓们都不愿意生儿子,都说生了女儿还能留在身边,日日看着,长大之后,嫁了个王孙公子,还能带着全家翻身,生一个儿子太苦,生两个儿子更苦——那时候的魏国就跟抢掠人口没有什么两样,男子到了十一二岁就强制入伍,不听从者先杀其父母,再夺其妻子姐妹,然后再被拉到军营中,有一个儿子的,一个儿子去当兵,有两个儿子,朝廷也不会给你留一个,征兵之时的官员将每一个兵的情况都摸的很清楚,算到这个兵还有个弟弟,等到弟弟十一二岁时,直接让哥哥去家里将弟弟带到军营——
有很多人家不愿意将孩子送去受苦,只得狠心打断孩子的腿脚,或是直接砍断,残废了,征兵的官员就不愿意要了,就能躲过一劫,可一辈子就成了废人,要靠着父母养活——靠着父母养活,做一个平安的废人倒也罢了,苦是苦了点,终究还是有父母关爱的,日子还能过得好些——
好景不长,天下很多人都这样做——都纷纷打断了男丁的腿脚,整个国家陷入了缺少士兵的现状——老兵不能作战,新兵却没有,让朝廷急了眼,便大笔一挥,强令这些男丁的父亲以及祖父入伍——男丁的父亲是整个家的顶梁柱,被朝廷强制抽走,很多人家直接毁灭了,有的全家投河,有的四处逃亡,一时之间,天下大乱。
可有些人敢死,有些人逃跑,就有些人什么都做不了——那时候,这座山下有一个村子,村子里有一个女子叫望娘,她的父母之所以给她取这么一个名字,是还在盼望着她的哥哥和弟弟都能回来,至少也要让一家人知道他们是生是死啊——望娘也在盼望着哥哥和弟弟们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