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修也继续愁眉苦脸,顺着李曜的心意往下说。
“我若在皇兄身边,必定苦劝皇兄不要任性妄为——只是皇兄如今贵为人君,只怕已经是听不进去别人的逆耳忠言了——人各有命,皇兄的路终究还是得他一个人走。”素修叹道。
李曜冷冷的看了一眼素修,道:“如果他还能够平安顺利的往下走,倒也是他的福气,只怕时不可待,是人力无法改变的。”
“皇兄究竟还做了哪些事情,因此招惹来天下的非议呢?”素修小心地问道。
李曜道:“赵久止并没有招惹来天下人的非议,他得罪的不过是朝廷大员罢了——现在的楚国朝堂离心离德,朕若下令攻城略地,楚国瓦解只在一朝一夕之间——那些恨透了你皇兄的人都会争先恐后的为朕打开大门——只是,朕不愿意做趁人之危的事情,你是朕的才人,朕自然就和赵久止,和整个楚国都有了紧密的联系——按理说,楚燕两国是亲戚之国,是盟友,所以朕现在非常痛心——看到赵久止身陷囹圄,不能自拔,就很是着急——他年轻,又没有人很好地辅佐他,所有的不过几个乳臭未干的小谋士和只有一腔热血的小将军,天要助他一臂之力,都是很难的事情啊。”
“皇兄没有招来天下人的非议就还好,几个大臣而已,丢了,还有新的——陛下真真担心皇兄,皇兄却不知道,还在做着无理取闹的事情,妾的内心也很着急——”素修道。
李曜叹了口气,沉沉的看着素修,道:“你哪里知道这其中的利害?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天下共逐之的前提是秦失其鹿,秦不失鹿,天下不能逐之——这其中重要的就是百官——皇帝和百官们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有些时候,则是得官心者,得天下,失官心者,失天下——没有了百官,没有了群臣,皇帝就像是无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转也理不清头绪——那些人是很可恶,但也很重要,用对了人,才会有利于社稷,才会有利于自己——其中是有很多不好的人在里面滥竽充数,可也得慢慢挑拣,慢慢调整,操之过急,反而会深受其害,被人反咬一口——
像赵久止这样一个坐在烂摊子上的皇帝就更要学会韬光养晦啊——你的威严已经没落了,还从挑战官吏一事上找权威,他们那些吸血的人精哪里会答应呢?你得罪了他们,他们就会报复你——他们的心里已经没有了礼义廉耻,根本不讲究道德,国家太平时,他们可能不会轻举妄动,可一旦国家有难,他们必四处生事,比外人还要狠,还要恨自己人死之不速,挡了他们投诚的路——”
听李曜这么一说,素修是有些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可她还是不明白,为何李曜要在自己的面前说这些话,给她分析这些道理?李曜从何时起如此关系赵久止了?
李曜重重的搂着素修的脖子,眼里满是严肃,道:“你的皇兄才比你大不了几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