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如实没有想到玉姿还有第三种答案,听到这样在情理之外的答案,应如实不免有些吃惊和忧伤——难道在玉姿的心里,也认为自己应当去死吗?自己真的就是一个死宦官吗?
玉姿感受到了应如实的情绪变化,知道应如实有些误会自己的本意了,忙解释道:“我是个容易崩溃的人,所以遇到很难的选择时,我宁愿放弃自己的性命,也不愿意做选择——以我的性格,我会觉得不管如何选,都是最坏的答案。”
应如实不太相信,道:“姑娘是杏林中人,是早已经看淡生死了没错,可也应该更加懂得生活的珍贵啊,姑娘怎么会有这样悲观的想法?我在很小的时候,才会有这样的想法,现在,遇到难办的事情,会绝望,但更多的是努力找到希望。”
玉姿没有多说,只说了一句,“如果你是和我一道来的,经历过我所经历的,看到过我所看到的,就会明白我为何想要死了。”
“你从楚宫来——听先帝和陛下说,你们那里风景秀美,人杰地灵,是这世上最好的风水宝地,蕴藏了钟灵毓秀的人物——如此胜景,姑娘生在那里,应该更加留恋世间才是。”
“那是以前——我在楚宫时,是女医中的一个,因为我给我们的陛下挣了脸面,所以每次得到的赏赐是最多的,我每次得到了赏赐,都会和一群姐妹们出宫玩耍,到了各种佳节,陛下还会恩准我们所有的宫人出宫游玩,看花灯,逛大相国寺,看各种艺人的表演,陛下也会加入我们的队伍,与我一道载歌载舞,会即兴赋诗,传给众人观赏——我们那里连三岁的黄口孺子都能流利的背完一本《诗经》,神童年年出,当朝的很多大臣就是当年各地有名的神童,在后宫里,宫人们不仅会认字写字,还都有一项别人学不来的技巧——有画画极好,比肩翰林学士的,有天资聪颖,棋路多变的,有会写诗的,有会逗笑的,有会武功的——
是啊,那么美好,我是不想死,可之后——”
“之后便怎样了?”应如实问道。
玉姿不想再说下去了,摇头道:“我不与你说了——这些都是要掉脑袋的事情,陛下还在殿里,我可不敢与你再说下去了——”
“你都已经看破生死了,害怕掉脑袋呢?不论如何,都有我和你一起呢——刚才我不也说了很多‘大逆不道’的话?其实你我二人站在一起说话,就是有些违背宫规的事情。”
“我虽然不怕死,可是却怕在这里死。”玉姿叹道,“你与我说了那么多,也都是心里话,可我的心里话却不能和你说——你和我是不一样的人——”
“是啊,我是可怜人,姑娘却是从美好里出生的人,一直无忧无虑。”应如实有些自嘲道。
玉姿叹道:“我是经历了一些美好,可也经历了大起大落——说实话,你长了这么些年,也从没有去过炼狱一般的地方吧,我可是从人间地狱里走了一遭,才来到这里的——我们本应该在长安城里做着自己熟悉的活计,等待着各种佳节的来临,盼望着可以满载出宫的日子,日子过得很充实而又舒适,可你口中的先帝却摧毁了我们这些人的最平常的愿望——我背井离乡,途经苦海,无可奈何——变成了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所以,如果可以很好地离开这个人世,我会不留下任何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