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没有人呢?”訾尘疑问道,看燕国攻打楚国的时候,不是有很多人吗,怎么却没有人种地呢?
先应叹道:“男子都去打仗,女子留守在家,日子久了没有饭吃,能走的也都走了,迁到富裕些的地方居住,没有能力,又走不动的,自然要留在家里饿肚子——也不是没有饭吃,附近有山,可以打些野味,也有花草可以食用,只是太苦……”
先应有些不愿意回忆。
訾尘恍然大悟,难怪先应长得又瘦又矮,面色还不好,原来是打小就没有吃过饱饭。
秋才人叹道:“我倒是愿意过那种日子,只要能和兄长在一起,我便知足了——以前,我也过过清苦日子,三日一顿饭,有时还要跟野狗野猫抢吃的,甚至还吃过……但能够在外面,没有约束,没有宫里这些森严的规矩,人还是自由活泼的,哪像在这里……行走坐卧,都有规矩……”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啊。”先应忙接口道。
秋才人指了指先应,叹道:“你真想留在这宫里一辈子?到了能够出宫的年纪,你也不走吗?”
先应一本正经道:“奴婢要留在宫里陪着娘娘,娘娘心太细,太容易敏感多想,奴婢要陪在娘娘身边,好好开导娘娘,宫外,奴婢是不愿意去了。”
素修笑道:“你若是真心体谅你家娘娘,就顺着你家娘娘的意思说话,否则你的宽慰不是宽慰,只能算是雪上加霜。”
秋才人也说道:“先应,多数时候,你便闭嘴吧,你我本说不到一块去,不必勉强。”
素修笑道:“先应看起来很是要强,与你的性子很不相符,在你身边侍候,也许可以很有帮助。”
秋才人叹道:“她不惹我心烦便是对我很有帮助了。”
先应委屈道:“奴婢从不敢惹娘娘生气,奴婢只是想让娘娘过好日子,娘娘向往的宫外生活,奴婢实在是不敢恭维,那哪里是人过的日子啊。”
素修劝解道:“先应,你向往的日子,秋娘娘也很是不能理解,人各有志,不能理解的话,便不要勉强别人理解你的志向,也不要努力为人改变自己的志向,人有各自的活法,你家秋娘娘是心思冷静,看透世事的人,心中的想法自然与众不同,你可要多多想想,多多理解其中意思,那样,你也可以少却许多人生烦恼。”
先应疑问道:“奴婢怎么觉得娘娘的烦恼比奴婢要多呢?”
素修含笑道:“那是因为你家娘娘只是看透了,并没有完全接受,心中挣扎得很,所以心烦意乱——你们先出去,我有几句话要说与秋娘娘。”
訾尘拉过先应,行完礼后,先后出来,訾尘劝道:“你也别太多想,我家娘娘也总是觉得我不好,但并没有嫌弃的意思,我们都是内心单纯的人,对于很难理解的事情,一时想不过来情有可原——我们日后都会想明白,都会理解我们娘娘为何这样想,现在就别纠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