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和素修一道移步到银光殿,只见四方宾客俱已落座,互相微笑交谈。
在坐的大都是年轻的皇子公主,只有庆王李星一个辈分大,年龄大的王爷在座,素修便找了个借口离开,在东苑继续游览,看看良辰好景,也是缓解心绪的好方法。
訾尘一直紧跟在素修身后,见素修闷闷不乐,也不敢说话,默默欣赏东苑的好风光。
离宫别馆,雕梁画栋,树高林深,佳木葱葱,奇珍异兽,长啸哀鸣,有铿锵悦耳之音,也有典雅清丽之乐,天下美景尽收于苑中,不亚于昔日上林。
訾尘不敢高声喧哗,只得在心里小声称赞。
素修无心欣赏美景,原来那全部的心思还在那本诗词上。
远方佳郎不得见,如今诗词也不能留在身边,这兴许都是天意罢了。
左转右拐,素修走路只凭心意,不问去往何方,道路远近,曲曲折折,走到脚软抬头看时,发现来到了一个不曾到过的地方。
树干高大,枝枝缠绕,傍立溪边,水流寂然,水面徐缓,玉石林立,色泽灿烂,天上有鸿雁排行飞过,地上有白鹅成群走过,悠然悠哉。
花草纷繁,芬芳醉人,多行几步,则可看到亭台楼阁叠嶂并存,后退几步,则只能看到枝繁叶茂,楼阁掩映在树木丛中,别有一番幽静。
素修与訾尘心动不已,不由得边走边看,过了小溪桥,再往前走,要看看还有何种美景。
过了小溪桥,只见地覆绿茵,鲜花繁茂,长廊环绕,楼房重重,曲阁相连,地面时高时低,巨石林立,风吹不动,枝条轻舞,声音凄清,落花飞扬,遍布四处。
除此之外,还有一阵悲凉之音袭来,抱住前来的素修和訾尘,裹挟二人前行。
埙声幽怨悲凉,最是适合在这种环境中聆听,也最适合在这里吹响。
素修顺着埙声缓缓而行,心情随之沉郁。
用埙来吹奏吴王赵攸止所写的悲凉之词,能将词中深意更好地展现出来。
细听之下,素修辨认出吹埙人吹得是何种曲子——乃是她曾在梨园弹奏过的《一斛珠》。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长作东南别。”
当时她在弹奏时,心里默唱的是苏轼所作的《一斛珠》,不知在此地吹埙的人心里想的是何人所作的《一斛珠》呢?
行至一处小高坡,悲怆的埙声戛然而止,素修举目望去,只见长廊之中有一人站立,英英玉立,如朝霞举。
素修以手遮面,欲要离去,只听埙声再起,回眸一望,那男子仍闭目,一派淡定优雅,似乎了无牵挂,只在意这曲好不好。
埙声再起,素修再次听出所吹为何曲,是在楚国盛行的《水调歌头》——看来,美好的东西,会得到不同的人的喜欢。
因为熟悉的音律,素修再次停下。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