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晅来到皇帝面前,陈述了前宰相卓然的罪状,而后安静的颔首守在一旁,听候皇帝的安排。
皇帝也是毫无主意,连连哀叹,像是怜惜卓然。
皇帝叹完气,用了一种近乎求助的语气询问立在一旁无语凝神的艾晅,“爱卿认为该如何是好?”
艾晅神思恍惚,道:“按照大燕律法来说,这卓然犯得是欺君之罪,欺君之罪理该重判,可以判斩首之刑。”
“可朕不想看到宰相她……卓然她受此刑罚啊。爱卿啊,你与卓然共事几年,关系也颇为亲近,爱卿定知道卓然的为人,她是个不错的宰相,为朕分忧解难,是个难得的贤相,怎能如此对待她?将她判得如此重,爱卿难道不怕天下人非议吗?”皇帝对艾晅的回答很不满意。
艾晅道:“如不重判,天下人才会非议——这是从未有过的事,若不重判,以后便乱了,这样的事有如雨后春笋,冒出来,如何治理?现在是斩草除根的好时机。”
“多几个卓然这样能干的人,朕倒觉得天下会比现在太平,卓然这几年惠民许多,百姓安乐,四海升平,边境也平息了动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卓然也是出了力,何况她是朕钦点的进士,朕当年爱她才貌,对她给予了厚望,所幸她是个人才,没有辜负朕的期望,朕曾说过要和卓然共同名垂青史,如今将她重判,以后史书工笔如何评论朕呢?”
艾晅道:“陛下啊,陛下你还是将卓然看做了宰相,看做了男儿身啊,可惜卓然不是男儿,女扮男装多年,已经不顾人伦纲常,超出世人的想象,已经犯了大罪,陛下爱才惜才,可以按功抵过,但不能一点都不惩罚啊,这样是犯了大忌——要律法何用,要纲常何用,要规矩何用?”
“难道这些律法,纲常,还有规矩,对待有才之人也要如此苛刻吗?若她犯得是十恶不赦的大罪,重罚她就是,但她只是女扮男装,还做了许多好事,对朕更是忠心耿耿,只有功,哪有过?朕不觉得她有错,此事也不要再重提了——原本以为爱卿会明白朕的心,没想到爱卿如此愚顽,不解朕的心意,执意要处罚那卓然。”皇帝道。
艾晅道:“陛下的意思是饶恕卓然,甚至是让卓然重登相位,再上朝堂?”
“这样也可以——就说那举报之人都是胡搅蛮缠,因为种种原因,所以才举报宰相,宰相是无辜之人,将那人处死,让卓然重新归位就是。吩咐他们不要传扬,爱卿们还跟往日一样,这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