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王精心布置的防线被毁于一旦,可是仆从军人数上网也是非常惨烈,光是为了填充这些陷阱就已经造成两三万的仆从军死亡,不过这次前来朝廷可是带了二十万仆从军,这些小小的损伤根本就不能撼动他们想要进攻的意志。
“敌军竟然如此恐怖如厮!”东川王看的是只咬牙。假设高句丽将是也能像他们这样勇往直前,在当时早就已经击败盘踞在辽东的公孙家族,一同整个辽东了。
一旁的朝廷军将士则是无动于衷,尽管早就已经心痒难耐,但他们却没有接到任何进攻的命令,所以内心非常希望前刹但没有军令,他们也只能站在原地待命。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果不出意外,仆从军应该可以战胜高句丽人,朝廷的大军也不会出动,这样的结果让很多想要前来立功的朝廷军将士非常沮丧。
尽管立功代表着不可避免的出现伤亡,但是这样一来他们升官加爵的速度也将会大大提高,因此他们从内心还是非常羡慕这些仆从军能够冲杀在前线的行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场上的优势慢慢地向朝廷军倾斜了过来。大量仆从军的进攻使得高句丽人疲于应付,东川王满打满算也只是在这里布置了五万人马,想战性士气高昂的二十万仆从军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东川王绝对不允许自己辛辛苦苦、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扩张的高句丽国就此受到沉重的打击,再加上很多人都劝诫他放弃沸流水这个战略要地,退往梁口和那里的首先一起对抗朝廷军的进攻。
他在认真思索之后决定还是选择撤退,他绝对不能让朝廷军一鼓作气拿下这里,他也明白汉人所谓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的浅显道理。因此在众人的劝阻下,他准备撤退到梁口,继续坚守营地。
刘辩没有想到不过一个时辰敌军竟然会选择撤退,仆从军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会如此轻而易举地战胜了敌军,士气更加的高昂,似乎东川王想象的战略意图并没有实现。
在得到东川王率领高句丽大军狼狈逃窜的消息后,刘辩本能地感觉这其中肯定存在着陷阱。在他征战沙场这么多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遇见过双方还没有进行惨烈的斗争,另一方就选择撤退的战争。
因此他并没有下令全军追击,而是命令收拾高句丽人的营地在这里坚守,等待他们的撤退。为了稳妥起见,刘辩还派出哨探前去侦查前方的情况,看是不是到底埋伏了高句丽的俘兵。没想到最后的结果让众人吃惊,高句丽真的是选择撤退并且什么准备都没有。
这样的结果让刘辩有些后悔为什么不派军前去追击,但他却并没有过度自责,因为在战场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最为谨慎的行事方法也是取得胜利最为根本的道理。很多次你选择追击都取得胜利,这样固然值得让人骄傲,但是只要其中出现过一次失败的案例,你就有可能有性命的安危。刘辩贵为天子,他绝对不会冒这个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