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的军制,总体来说是比较混乱的,有大致相同的地方,又有各自的区别。
就以南唐为例,南唐在其前身杨吴时代,就开始将原来藩镇的牙兵改为禁军。到了南唐,就设置了禁军六军和诸卫,但诸卫也就是十六卫并不统兵,只是用来安置勋臣和武官迁转的阶位,统兵的是六军。
六军各有军号,分为神武、龙武、天威、雄武、神卫和龙卫,六军主要的职责是拱卫京师,但也驻屯地方和出征野战,是南唐的核心军事力量。六军的每个军号下面,又分为左右军,左右军的下面,又分为左右厢,但有的军未设左右军而直接设置左右厢。
禁军除了六军之外,另有侍卫诸军,侍卫诸军系统与中原王朝相似,但是没有侍卫亲军的名号。侍卫诸军系统的军号繁多,李弘茂的黑云都就是侍卫诸军的一个军号。侍卫诸军的军一级单位比六军要低一格,普遍不设左右军,甚至不设左右厢,比较良莠不齐。
除了禁军的六军、侍卫诸军外,南唐还有州郡兵和乡兵。此次南征福州,陈觉发动的军队,更多就是建州、剑州、汀州和信州的州郡兵,王崇文作为永安节度使,能调动的也只有所辖地建州的州郡兵,从这一点来说,南唐的节度使一般是造不了反的,因为能掌控的兵力有限。而没有节度使的州郡,则是由刺史统帅州郡兵。
军号的繁多,编制的庞杂,对应的自然是指挥体系的混乱与低效。
李弘茂这一路南行,亲眼所见了先前陈觉、查文徽、冯延鲁、魏岑、王建封、留从效所带领的各州郡兵,也就知道了历史上南唐几路大军围攻一个福州,打了七八个月还打不下不说,最后王建封和留从效也不顾大局私自撤走自己的州郡兵,导致一点败全线败,可怜了那白白战死的两万兵卒!
在江宁,包括在建州,李弘茂接手的黑云都和天威军左厢,都是禁军编制,他可以调整中下级军官,可以吸纳骨干士兵,但是这两个军的番号,他是动不了的。而福州这支降兵,李弘茂也很难给他们申请到一个禁军的番号。
他也没打算这么干,而是按照州郡兵的范围,以这个时代普遍意义的“军”为编制,建立基本战略单位,也叫“军”,但是也不费神去创造什么军号了,用数字单位,将福州降兵遣散、削减、精炼为3000人,就叫第一军。
以林仁肇为第一军的首任长官,官职为都指挥使(比禁军的统军低一级)。
如果说军这一级的编制和称谓,李弘茂还保持了时代特征外,基层部队他就改动得比较大了。
南唐的基层编制,五一伍,五伍一旗,五旗一队,队的指挥官叫队长,一队有250人,比中原的“将”的编制还大。指挥这一级大致与中原相当,一个指挥两队,约500人。但是南唐的基层编制也同样并不统一,禁军与州郡兵、乡兵,禁军六军与侍卫诸军两大系统之间,差异都很大。
李弘茂保留了“伍”的基本建制,规定每两伍为一班,每三班一排,每三排为一连,每三连为一营,每三营为一团,每三团加直属队为一军。没错,他将后世的三三制用到了这支新编的军队中,他这个“军”实际上是旅级编制。为了适应这时代的习惯,排的长官叫排正、连叫连正、营叫营正、团叫团指挥使。
反正福州这支队伍,名义上是州郡兵,实质上是降兵,那些带兵的大佬,除了好奇,也都随他折腾。
不过,暂时也就这样了,等他以后掌握的军队更多,话语权更多,他再做更大范围的改编。
而所以一定要改变,不是因为他思想上是现代人,就一定要用现代的军事编制,这不是一种个人喜好问题。而是为了今后在编制、指挥上的统一和效率。他也不是简单的照抄后世的编制名称,而是从结构和制度上,去优化军队的底层单位,一切都是为了更高效的发挥军队的战斗力。具体到兵种搭配,那就是需要更进一步明确的细节了。
毕竟南唐的军制本身就太混乱了,他用这些体系混乱的旧军队,怎么跟北方的猛人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