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建筑的制式我倒是不知道,至于这个门为什么开朝这个方向我倒是知道。”
公孙昊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是接着那个传说,那个神仙是乘仙舟过来的。
当时水退之后,小兴村就变成了一个港口,仙舟便是停在现在三圣宫的位置。
人们为了感谢神仙治理了水患,便在此地修建了三圣宫。
当时这块地方三面被水环绕,就这西面有道路可过。但是这寺庙的大殿又不能坐东朝西,只能还是坐北朝南。
所以当时大家想了个办法,开了个小门在西面,正南方则是建了一个大照壁。”
此话说完,无人机上天,给三圣宫来了一个360度无死角的全景特写。
梁旭对跟着来的副导演说道:“老祁,我跟你说公孙昊就是个宝藏男孩,你回头跟总导演说说,多拍点他的镜头,难说活了呢。
现在的观众不就爱看这种宝藏素人么。”
“恩,早上我就发现了,他面对镜头很自然,毫不拘束。
而且刚才说的这些我看台本上也没有啊,完全是他自己临场发挥的啊。
而且说的头头是道,不会是提前背过吧?”祁隆昌问道。
“不会,我听马爷说过,之前在秀山上,他从进山门讲到下山,那些传说和典故都不带重样的。
马爷查了资料,有记载的写得都没他说的细,没记载的他还说出了一大半,所以这应该是从小就记下的。”
梁旭这话并没有吹嘘的成分,马爷当时确实是那么评价公孙昊的。
进门了三圣宫门,一面红墙映入眼帘,院里松柏的光影印在红墙上,煞是好看。
格子门原来就在主殿的中央,由于97年被评为了省级文物,现在把它往后挪了一米的位置,在前面添加了一膛新的格子门做保护。
县里安排的讲解员已经在那等着,把几人引到大殿之前开始讲解。
“三圣宫,始建年代在明洪武前,其后均有增新,清代至民国都有重修碑记。
这堂格子门上半部分采用镂空雕,下半部分是高浮雕的技法,雕刻技艺堪称鬼斧神工,可以说是滇省之最。
尤其是上半部分的6层镂空雕刻,甚至在全国恐怕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围绕着这堂格子门和它的雕刻者还流传着许多故……”讲解员开始向众人娓娓道来。
“这堂格子门的雕刻者叫高应美,1861年出生在杞湖县河西镇。他一生雕过四堂格子门,除此堂外,县城聚魁阁现存一堂,河西圆明寺那堂焚于大火,现只剩两扇,据说还有一堂被卖到国外。
此堂门是其精力最旺盛,技艺最成熟的壮年时期的作品,最为精彩。
每扇门高3.2米,宽0.6米,厚0.07米,木料是云南开远马者哨的红椿木。门上雕有7条龙,4头牛,20匹马,151个人物及山石树木楼宇宅院和竹叶诗两首。
竹叶诗是用几蓬竹子的叶子组合而成,描绘出三圣宫及小新村周围的地势、景色、风水和人们的愿望。”
马都督看着上半部分的六层镂空透雕,感叹道:“这个手艺不得了啊,就算放到现在,电脑机雕都要不少时日啊。”
还不等讲解员开口,公孙昊便说道:“当时雕了17年,我听我爷爷说过,光是八仙里面铁拐李的那把胡须,就雕了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