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南的火车,停停靠靠折腾了六天才到了南方一个小城的火车站,破旧不堪的墙围边,到处都是漫无目的的行人,脸上带着喜悦的人很少,大多都是眼神迷茫的人,,李知看的心慌,不禁紧紧的抱住了孩子。
这算是李知第一次来南方,上次出国路过时,满心满眼都是他和陆相庭的过往,根本无暇顾及窗外的风景,李知自嘲的笑了笑,没想到这次居然也是这样,同样不是游玩的一路。
张桐已经受到了消息,特意从津城那边赶过来的,想起陆相庭给他递过来的信,张桐叹了叹气,现在哪哪都要变天了,连一向安分的东北也开始躁动起来了。
“在这里!”
李知一行人目标实在明显,在下车的人群中一眼就被认出来了。
“你好。”李知冲他打了个招呼,这算是他们的第二次见面,上次张桐去东北的时候,也去家里做客过一次。
张桐笑了笑,帮刘妈他们提了些行李,搬上了车。
“桐哥,”刘景是最后下的车,同张桐握了个手。
张桐也能想到,派谁来陆相庭都不会放心的,也就只有刘景了。
“我是偶然间到了那个小岛上的,虽然是与世隔绝,但那里的人们热情好客,也算是在这个战乱的年代难得的世外桃源的地方。”
张桐和刘景各开了一辆租来的车,向着小城的码头驶去,到了海边还要坐船出海。
约莫半个小时后,两辆车停在了码头边,
“娘,这儿可真大。”陆洵津第一次见到这么波澜壮阔的大海,不由得感叹道。
若是换个情况的话,李知估计会好好欣赏,可现在,无边无际的大海带给她的只有对未来的迷茫。
张桐同船夫讨价还价一会儿,他们人多,注定也便宜不了,被人狠狠的敲诈了一波后,一行人才上了船。
陆洵津年纪小,坐上了摇摇晃晃的船,不一会便脸色苍白,李知也是如此,晕船的症状让她胃里翻江倒海的,扶在破旧的栏杆上就是一顿狂吐。
白露拿出帕子给母子俩擦嘴,又拿出瓶干净的水让两人喝一口。
李知将孩子抱在怀里,靠着船舱坐着,有些歉意的看着大家。
见李知有些不好意思,张桐笑道,“这都是正常现象,我第一次坐船的时候,差点没把胃一起吐出去,从那以后啊,我是不吃任何从海里出去的东西了,这些鱼什么的,指不定都吃什么东西长大的呢,”
这话成功逗笑了众人,将一直压抑的氛围缓解了不少,一路上说说笑笑的,行驶了半天的船就到了地方。
张桐说的没错,这里果然是个风景宜人的好地方,微风吹过来,还夹杂着淡淡的青草香和果香,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
“哇,桐哥,你是怎么找着这么个好地方的?”刘景站在白露身后,不禁感叹道。
“机缘巧合呗,走吧,我有个认识的朋友,带你们去他家。”
张桐带路,一行人就向着小岛的中间走过去。
李知给儿子头上戴了个小草帽,这里的日头太毒了,暴晒一会儿非得中暑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