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璃点头便直接推门进殿了。
一进来,殿中压抑的气氛就迎面而来,夏璃脸色不变,慢慢的走过去。
“儿臣参见父皇。”夏璃屈身行礼,一字一字铿锵有力,仿佛并没有看到地上散落四处的瓷片碎片。
看到她,皇帝的眉眼间的怒气缓和了几分,他招手示意她过去。
考生江淮生战战兢兢的跪在殿中,面对天子怒气,他险些支撑不住。
夏璃目不斜视的过去,在皇帝的身边站定后,才将目光落到了江淮生的身上。
“这便是持血书告御状的考生了?”她淡淡开口。
皇帝沉着脸色点头,将手边的血书推到夏璃的跟前,怒道:“此事必须严查,天子脚下,他们太无法无天了。”
顿了一顿,皇帝慎重的看向夏璃:“璃儿,此事朕交由你来处理,若处理得当,从此以后,你便到朝堂来帮朕处理政事。”
闻言,夏璃的神色一凛,心中一阵激荡,她慢慢的躬身领命。
此话太令人惊愕,就连一直跪在殿中的江淮生也一时没忍住抬头朝她看了过来。
皇帝抬手扶住她的手,眉眼郑重的拍了拍夏璃的肩膀。
随后她低头查看血书,半晌后,她开始问话:“你说是同届考生刘原偷换了你的文章才当上了探花郎?”
此刻江淮生的目光还停留在夏璃的身上,似乎对她蒙着面纱的模样感到有些好奇,直到夏璃问话,他猝不及防的对上了那双清亮冷静的双眸,江淮生才羞愧的低下了头。
又想到夏璃刚才的问话,连忙道:“草民也是偶然得知,故而偷偷的跟踪了刘原几日,发现他与今科榜眼吴溪风还有数位富家子弟走的颇近,那些人也都参加了科举,不过都落榜了。可前几日吏部分发的官职里,那些人都榜上有名。”
那时候还没有殿试这一制度,科举考试多是由三位主考官核查,再将成绩交给皇帝审阅,吏部再根据皇帝的审批,分发官职。
顿了一下,江淮生又紧张的补充了一句:“那刘原便是城西粮商刘锡的外甥,好像近来倒是疏远了许多。”
听到这里,夏璃的心底多多少少有些意外,面上却不动声色。
皇帝开口询问:“那刘锡可是……”他说着语气一顿,目光朝夏璃看过去。
夏璃低头答话:“那刘锡便是城西最大的粮商。”
皇帝的目光一沉,示意夏璃继续问话。
夏璃却收起了血书,她沉思了一会儿,道:“我记得今年的三位主考官分别是权相、上官老侯爷,大理寺卿段奕。”
皇帝沉声点头:“朕原本是信任他们,却不想……”话到最后,皇帝的语气陡然沉了下去。
夏璃的手指无意识的在血书上抚摸着,再开口前,她示意宫人将江淮生带了下去。
见皇帝一脸不解,夏璃便将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这三位都是朝中大臣,若说安插官员,儿臣倒是认可,可是买官卖官,以他们的身份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不知辅助的考官里可有这几位的门生?”
历来科举规模宏大,光靠三位主考官是不行的,往往都是经过辅助的考官第一次审核,才将审核出来的考卷交到主考官手里。
当然,这期间若是有主考官特别留意的又另当别论了。
“自然是有的。”皇帝沉思了一会儿才道。
买官卖官一案牵连甚广,前世的时候她就是因为处理不当,还得罪了朝中的一些人。